•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西洋参多糖类物质研究进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李冀,付雪艳,郝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英文名:americanGinseng)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引种成功。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
    李冀,付雪艳,郝娴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英文名:americanGinseng)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引种成功。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之功能。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洋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多糖类物质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做如下综述。 1化学成分研究 西洋参中多糖类物质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西洋参及其提取物一可溶性果胶中均含有一定的多糖类成分,目前分离出来的成分有蔗糖、人参三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等。梁忠岩等对国产与国外原产西洋参根中多糖类含量进行比较,认为总糖含量差异不大,但淀粉、果胶含量相差较大。李岩等对西洋参根粗多糖(PPQ)进行分离,并对其活性进行了探讨。马秀俐等应用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淀法分离得到两个水溶性多糖组分,分别为粗多精I、Ⅱ。马秀俐等还应用多糖皂甙联合提取法,从西洋参根中提取出西洋参多糖(PPQ)。通过乙醇分级分离、Sephadex凝胶过滤多次分离,得到4个西洋参活性多糖(PPQI一1—4)。马秀俐、郝春燕等使用ScphadexDEAE AS0和Sephadex G100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糖组成,基底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量的方法分离出西洋参多糖(PPQ)中均一组分PPQ54。日本学者Hikino从西洋参中分离出5种多糖,分别是KamsanA、B、C、D、E。吴锦忠等还测定了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竹节人参中糖类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张仁权等应用沸水提取、乙醇醇析从西洋参参须废渣中提取粗多糖,色泽较满意,且稳定、不吸湿。马秀俐等L8j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西洋参多糖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PRQ—d呈多股紧密并 行螺旋形排列,并说明这种现象是由于该多糖中所含糖醛酸发生糖链间氢键缔合所致。刘宗林对西洋参叶的水溶性多糖进行结构分析,认为西洋参多糖是以p(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为主链,主链上的分枝率为25%,分子的分枝点率为47.8%。都晓伟等L10)考察西洋参的加工品西洋红参的四种加工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及还原糖的含量,结果为西洋参单根鲜重大于40g,样品组的西洋红参加工品中总皂苷、总糖类及主要单体皂苷的含量均较其它三种规格的西洋红参样品含量高;西洋红参中总皂苷与多糖、多糖与还原糖的含量成反比关系。有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一质谱联用法(ICP/MS),对西洋参样品、西洋参多糖、西洋参总皂苷中无机元素Ug、A1、P、Ca、V、Cr、Mn、Pc、Co、Ni、Cu、Zn、As、Sc、Sr、Mo、Cd、Pb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西洋参多糖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西洋参样品。 2药理作用研究 2.1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李岩等等观察了西洋参根粗多糖(PPQ)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对抗作用,结果表明PPQ对CY所致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马秀俐等对所分离的多糖成分PPQ5—2进行了活性探讨,体外实验证明,PPQ5—2(50μg.ml-1及亚剂量Con A(2.5μg.ml-1)单独均不能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合成白介素一2(IL一2),但该剂量下二者协同作用可明显诱生IL-2合成PPQ5—2能单独和协同亚剂量Con A激活淋巴细胞转化,在50μg.ml-1浓度下PPQ5—2单独作用于脾淋巴细胞时,刺激指数(SI)为3.48。协同亚剂量Con A(1.25tag.m1-1,当PPQ5—2浓度为6.25,12.5,25,50μg.ml-1时,S1分别为3.86,5.22,6.10和7.74,这种协同刺激作用具有量效相关性。朱伟等观察了西洋参多糖PPQ—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合成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PQ—l一①一④虽然单独不能诱导小鼠脾细胞合成IL-2但可协同亚适量ConA(215mg.L—1)诱导合成IL-2其含量为250—300μ1。安刚等膜片钳技术记录了T淋巴细胞钙依赖性钾通道电流,初步探讨了西洋参多糖提高免疫力的机理。 2.2抗肿瘤作用 马秀俐等对西洋参多糖进行了分离,并研究了所提取的多糖对体外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证实所提多糖能够抑制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并能促进其死亡。曲绍春等观察了西洋参根多糖(CPPQ)对S180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及其脾淋巴细胞合成细胞因子作用影响,结果表明,西洋参根多糖可抑制S180荷瘤鼠的肿瘤生长,并能明显诱导脾淋巴细胞合成IL-3样活性物质。另外西洋参多糖还具有抗疲劳,防辐射和降血糖等功效。 植物多糖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科研工作者对其提高免疫、抗癌等作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对西洋参糖类物质化学及药理两方面进行的综述可以看出,西洋参糖类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西洋参糖类物质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及开发、利用西洋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西洋参、三七和竹节人参中糖类含量,并对其进行 了比较。张仁权等应用沸水提取、乙醇醇析从西洋参参须废渣中提取粗多糖,色泽较满意,且稳定、不吸湿。马秀俐等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西洋参多糖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PRQ—d呈多股紧密并行螺旋形排列,并说明这种现象是由于该多糖中所含糖醛酸发生糖链间氢键缔合所致。刘宗林对西洋参叶的水溶性多糖进行结构分析,认为西洋参多糖是以 p(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为主链,主链上的分枝率为25%,分子的分枝点率为47.8%。都晓伟等L10)考察西洋参的加工品西洋红参的四种加工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及还原糖的含量,结果为西洋参单根鲜重大于40g,样品组的西洋红参加工品中总皂苷、总糖类及主要单体皂苷的含量均较其它三种规格的西洋红参样品含量高;西洋红参中总皂苷与多糖、多糖与还原糖的含量成反比关系。有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一质谱联用法(ICP/MS),对西洋参样品、西洋参多糖、西洋参总皂苷中无机元素Ug、A1、P、Ca、V、Cr、Mn、 Pc、Co、Ni、Cu、Zn、As、Sc、Sr、Mo、Cd、Pb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西洋参多糖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西洋参样品。 2药理作用研究 2.1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李岩等等观察了西洋参根粗多糖(PPQ)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对抗作用,结果表明PPQ对CY所致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马秀俐等对所分离的多糖成分PPQ5—2进行了活性探讨,体外实验证明,PPQ5—2(50μg.ml-1及亚剂量Con A(2.5μg.ml-1)单独均不能诱导小鼠脾淋巴胞合成白介素一2(IL一2),但该剂量下二者协同作用可明显诱生IL-2合成PPQ5—2能单独和协同亚剂量Con A激活淋巴细胞转化,在50μg.ml-1浓度下PPQ5—2单独作用于脾淋巴细胞时,刺激指数(SI)为3.48。协同亚剂量Con A(1.25tag.m1-1,当PPQ5—2浓度为6.25,12.5,25,50μg.ml-1时,S1分别为3.86,5.22,6.10和7.74,这种协同刺激作用具有量效相关性。朱伟等观察了西洋参多糖PPQ—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合成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PQ—l一①一④虽然单独不能诱导小鼠脾细胞合成IL-2但可协同亚适量ConA(215mg.L—1)诱导合成IL-2其含量为 250—300μ1。安刚等膜片钳技术记录了T淋巴细胞钙依赖性钾通道电流,初步探讨了西洋参多糖提高免疫力的机理。 2.2抗肿瘤作用 马秀俐等对西洋参多糖进行了分离,并研究了所提取的多糖对体外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证实所提多糖能够抑制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并能促进其死亡。曲绍春等观察了西洋参根多糖(CPPQ)对S180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及其脾淋巴细胞合成细胞因子作用影响,结果表明,西洋参根多糖可抑制S180荷瘤鼠的肿瘤生长,并能明显诱导脾淋巴细胞合成IL-3样活性物质。另外西洋参多糖还具有抗疲劳,防辐射和降血糖等功效。 植物多糖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科研工作者对其提高免疫、抗癌等作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对西洋参糖类物质化学及药理两方面进行的综述可以看出,西洋参糖类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西洋参糖类物质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及开发、利用西洋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