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黄连的研究进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蒋伟哲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因其功效近似黄连且生长于石缝中或岩石旁而得名,又叫岩连(四川、云南),黄连(湖北、云南),菊花黄连、鸡爪连、土黄连(广西),岩胡(贵州),系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
蒋伟哲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因其功效近似黄连且生长于石缝中或岩石旁而得名,又叫岩连(四川、云南),黄连(湖北、云南),菊花黄连、鸡爪连、土黄连(广西),岩胡(贵州),系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Bunting的全草及肥大的根茎部。岩黄连分布于全国各地,西南部最为盛产,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广西等地,而广西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以东兰、巴马、都安、靖西、德保较多。岩黄连性苦、凉,功能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疮疖肿毒、急性肠胃炎等。目前已研制有注射液和片剂等中成药制剂,是主治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的特效药,已投人工业化生产,原料的需求量曰益增大。现就其栽培、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栽培
多年来,岩黄连因大量采挖和收购而导致野生资源濒于枯竭。市场供不应求。为了发展我国民族医药和地方经济,近年来广西、贵州等产区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在岩黄连的资源调查、快速繁殖、引种栽培及规范化栽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岩黄连的种植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广西东兰县岩黄连的种植和成药产品的加工已初具规模。
1)育苗特点:岩黄连在5—6月即可收种,种子适宜即采即播,发芽率为40%一50%。若在室内通风存放2个月后,种子发芽率迅速降低至20%以下,存放4个月后则基本丧失发芽能力。发芽表现得慢而不整齐,发芽时间可为播后半个月至近半年,一般播后60-70 d发芽率才能达到总发芽数的80%。
2)科学选地:野生岩黄连常生长在海拔600—800 m的石灰岩缝隙中,生长环境阴凉少雨,因此在大田高产栽培时,应选择阴凉的山中肥地或田块。不同的海拔、日照和土壤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野生岩黄连在阴湿、凉爽、日照8—9 h、土壤深厚肥沃、偏碱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较好,而在海拔低、气温高、光照强的瘠薄型酸土上长势较差。
3)定植及密度11-12月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时,应及时移苗定植。移栽应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无风的早、晚时候进行,此时苗木成活率较高。种植密度试验发现,大田栽培时按畦长18—20 m、畦宽130—140em、沟宽30em、沟深20em起垄,每畦种4行,株距40 cm,亩植3 500—3 600株,这样的密植效果较好,株产、单位面积产量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4)田间管理:岩黄连种植后,须及时中耕松土和清除杂草,保 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侵害。一般每年须中耕3次以上,即种植后 至植株封行前2—3次,花果期结束后l-2次。
5)重施基肥、追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需合理追肥。定植个月内为缓苗期,不必追施肥料。缓苗期过后,每半个月追施沤制有机水肥或氮素化肥1次;至植株现蕾时,加入适量的P,K元素,再追施水肥1次;而后随着植株开花、结实至种子成熟,各器官逐渐由旺盛生长转为衰老更新,除当年采收的植株外,对保留植株需结合中耕开沟施人腐熟粪肥。在3—6月有粉蝶幼虫吞食叶片,危害严重时可喷洒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或2.5%灭幼悬剂l 000倍液,隔10d喷洒1次,连喷2次。
6)搭棚遮荫:大田栽培时应搭棚遮荫,以满足其对弱光温条件的需求。草棚要求为顶棚高1.8 m、侧棚高1.5 m、棚宽4 m,棚长因地势而定。棚顶盖1层薄草或秸秆,透光率以70%为最好;棚四周用竹桩和芒秆围封,以防畜禽践踏.
7)适时采收:当岩黄连长至初花现蕾时产量较高,应趁晴采收,采收时可用锄头将全株挖出,洗净杂泥后风干包装。
2 化学成分
岩黄连药材中有效成分主要是总生物碱,分析发现约有lO多种生物碱,其中包括小檗碱(berberine),卡维丁[(±)cavidine],白蓬叶碱[(±)thalictrifoline],脱氢卡维丁(岩黄连碱,含量约为o.38%,dehydrocavidine),右旋13一β一羟基刺罂粟碱[(一)13一hydroxystilopine),(±)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一)斯库来碱[(一)scoule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一)四氢非洲防己胺[(一)tetrahydrocolumbamine],原阿片碱(protopine)16)。
3 药理作用
3.1 中枢系统抑制作用
镇痛作用:岩黄连总碱50 mg/kg皮下注射具有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倾向,而增加到100 mg/kg皮下注射时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在大鼠甩尾法试验中,岩黄连总碱100 mg/kg也能提高大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其镇痛作用大致与安替比林相当,但远比杜冷丁为弱。
安定作用:岩黄连总碱能明显抑制咖啡因诱发小鼠的兴奋活动;使猴和猫驯服,并使部分猴和猫产生“僵住症”;明显抑制由电刺激引起的小鼠“激怒”反应;阻断大鼠的条件反射,而对非条件反射几乎没有影响。研究中枢抑制作用机理时,发现岩黄连总碱对纹状体5一羟色胺(5一HT)和5一羟吲哚乙酸(5一HIAA)水平都有降低作用,使5一HT/5一HIAA略有升高,而对边缘5一HT系统有升高作用,使5一HT/5一HIAA比值显著升高。从对递质水平影响来看,岩黄连总碱产生这种脑区间同一递质不同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但从5一HT/5一HIAA比值来看,似乎该药对5一HT更新率趋向于抑制。一般认为,前脑5一HT含量的增加对动物自发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因岩黄连多由异喹啉类生物碱组成,对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有排空作用,使纹状体边缘系统多巴胺(DA)水平下降,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及5一H1AA水平升高,其中四氢巴马汀作用最强。
3.2 抗炎作用
岩黄连总碱50 mg/kg腹腔注射,能减轻大鼠蛋清陸关节炎鼠足肿胀程度;而同剂量皮下注射,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则无此作用。
3 3 利胆作用
对豚鼠静脉注射岩黄连总碱20 mg/kg,胆汁分泌在给药后30 min内似有短暂减少,但逐渐恢复。保持胆汁肠肝循环的动物似恢复较快,但都不见有明显增加。
3.4 免疫调节作用
岩黄连总碱在小鼠体内增强溶血空斑值及其迟发型超敏反应,在体外增强同种异型小鼠脾细胞的混合培养反应和有丝分裂原刺激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另外,还增强T细胞产生白介素一2(IL一2)和γ一干扰素(IFN一γ)的水平,提示其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3.5 抗肿瘤作用
岩黄连是广西民间抗癌的中草药秘方.腹腔注射岩黄连总碱200 mg/kg,在体内对移植性动物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岩黄连对癌细胞呼吸的影响时发现,岩黄连对小鼠艾氏腹水癌(EAC)、小白鼠肉瘤180(S一180)和小白鼠肝癌腹水(HAC)的细胞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癌细胞耗氧方面比5一氟尿嘧啶作用强,其中S一180对岩黄连的作用最为敏感,而HAC稍差。证明岩黄连对以上3种细胞的体外代谢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6 抗菌作用
岩黄连是消炎镇痛的中草药,体外抗菌试验初步证明其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脱氢卡维丁,该成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药液最低有效浓度为0.078 mg/mL,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则无抑制作用。
3.7 抗病毒作用
岩黄连总碱具有增进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对RNA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较快产生相应抗体,增进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4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岩黄连临床剂型目前以注射液为主,多用于肝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1)急性黄疽型肝炎:应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40例患者,退黄及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作用良好,对患者的症状、体征亦有明显改善,综合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全部患者未见明显副作用,无一例因副作用中断治疗,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对464例其他地区的肝炎患者疗效分析发现,岩黄连注射液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最好,患者转氨酶及黄疸指数能迅速下降,有效率达93.88%。
2)病毒性肝炎:脱氢卡维丁对肝炎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并能较快产生抗体。岩黄连能清除肝细胞内病毒和消除肝胆管炎症,促进胆汁排泄及肝细胞再生,可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岩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33例的结果显示,它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血清总胆红素、1min胆红素、ALT、谷草转氨酶(AST)在较短时间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白代谢,疗效大多优于对照组,说明其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乏力、纳差、肝区痛等症状、体征,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且能有效稳定肝细胞膜、线粒体膜等,起到保肝护肝作用。
3)高胆红素血症:使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54例,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l.47%,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也具有较好的保肝退黄作用,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4)不良反应:岩黄连注射液可能会引起特异体质的过敏反应,也可致寒战、高热。
5 展望
岩黄连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此提出几点展望:加大栽培种植的力度,在气候、土壤适宜的地区推广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并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对岩黄连有效成分的研究需要继续进行,特别是活性单体物质的研究,并应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条件充分的前提下进行岩黄连的剂型改造,突破单一剂型应用的瓶颈,扩大市场占有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