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可转让新药项目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转让新药项目:止咳桑杏颗粒、脑络清注射液、正脾消渴颗粒、口疡净含片、半夏和胃胶囊、风湿停胶囊。 项目转让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龙
转让新药项目:止咳桑杏颗粒、脑络清注射液、正脾消渴颗粒、口疡净含片、半夏和胃胶囊、风湿停胶囊。
项目转让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龙大道1706号A座6楼(总部)
邮编:211100
电话:十86-25-52127479,52127485
传真:+86-25-52127383
E-mail:zkchina@njutem.edu.cn
http://www.zkchina.com
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南京市汉中路282号,邮编:210029)
电话/传真:025-86798281
E-mail:liweidong323@yahoo.corn.cn
一、止咳桑杏颗粒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风热犯肺证。
新药类别:中药新药6类(原三类)
规格:6 g/袋,每次l袋,每日3次。l周为一疗程。
简介: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反复迁延,由咳至喘,可以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根据其临床表现,风热犯肺的咳嗽为多见,而现有中成药中针对此症者较少,因此确立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治则,并研制成止咳桑杏颗粒。
药效学实验结果:
本品止咳作用与对照药物(急支糖浆)相当,祛痰作用显著,抗炎作用稍弱于阿司匹林,抗茵、抗病毒作用明显。
毒性实验结果:
最大一次经口给药量为340 g(生药)/kg,给药小鼠均无明显的毒性反应,两周内亦无死亡,该药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219倍。止咳桑杏颗粒长期大剂量用药,对药物综合评价,该药长期大剂量用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初步临床16例实验表明,痊愈显效率81.21%,总有效率93.85%。
产品技术优势:
采用挥发油包合、喷雾干燥、干法制粒等国内先进制剂技术,成品质量稳定,服用量小,每包颗粒仅6g,口感较佳,服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
市场展望:
急、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市场容量巨大,临床使用品种已逾70种(包括中成药、化学药),但近年来由于患者对中成药的认同度渐高。其临床使用已超过化学药品。据权威机构对2002年春季广州市场止咳化痰平喘药使用的调查,中成药的销售额占总体市场的75%左右。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包括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克咳胶囊、蛇胆川贝枇杷膏、急支糖浆、橘红痰咳煎膏、金熊炎必克胶囊等,其中除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兼具较好止咳化痰平喘作用外,急支糖浆、克咳胶囊则以止咳为主要功效,化痰作用不明显。止咳桑杏颗粒与以上品种相比,同时具有较佳的止咳化痰和消炎作用,采用现代工艺制成,剂型也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
研究进展:已获临床批件。
二、脑络清注射液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活血通瘀,泄热通腑。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中风的瘀热阻窍证。
新药类别:中药新药5类(原二类)
规格:10 ml/支,每次4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1周为一疗程。
简介:
国内外中风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而国内出血性中风占所有脑卒中的40%,远远高出国外的20%,且存活者中70%左右后遗有不同程度的残障,给患者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危害。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出血性中风必然亦随着剧增,但目前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救治仍为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
临床治疗出血性中风病最常用的中药注射液为清开灵注射液,1999年其市场总销售额已达5亿人民币,但由于其不良反应频繁,部分医院已停用,如有同类品种出现,且不良反应大大下降,将可替代其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市场份额。
我公司专家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在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因病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病急性期的病机病证特点为“瘀热阻窍”,确立凉血止血、活血通瘀、泄热通腑治法,研制成脑络清注射液,明显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优于当前同类中西药物疗效,为出血性中风提供了高效、速效的中药新药。
产品特点:
动物实验表明,本品能阻断大肠杆菌内毒菌所致的家免凝血功能障碍,保护血小板和抑制其病理性聚集,具有抗凝、抗纤溶双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其疗效与对照药物(清开灵)相当,部分指标甚至优于清开灵,而致敏性则较低。
研究进展:注射液已获得临床批件。
三、正脾消渴颗粒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化浊利湿。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脾虚挟湿证。
新药类别:中药新药6类(原三类)
规格:8 g/袋,每次1袋,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药味:8
治疗现状:
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应该说在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临床上有效应用的品种很少,西医药主要为改善某种症状(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中的一种),且部分具有副作用,如胃复安主要用于协调胃、十二指肠收缩,加速胃排空,对肠运动障碍无作用,且用药后副作用可发生于约20%的病人,主要为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嗜睡、忧郁、焦虑及锥体外系症状等,禁忌症亦较多;红霉素的作用与胃复安类似,且作用稍强,但仅用于治疗胃轻瘫;多潘立酮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增强胃蠕动,对于严重胃轻瘫患者仍有效,不过亦主要用于促进胃运动;西沙必利及莫沙必利为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促胃肠动力药,可同时作用于胃肠道,长期使用仍显示作用,副作用较小。
单纯从改善症状来看,以上药物的有效率良好,但由于引起胃肠病变的基本因素仍在,故停药后复发率极高。近几年来,采用中药改善糖尿病胃肠病变的报道逐渐增多,目的就是寻找既能改善胃肠运动障碍,又能消除或减轻引起胃肠动力障碍的药物,但目前尚无此类新药开发成功。
市场评价: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已在2亿人以上,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在4000万人左右,其后备军—糖耐量低下者已在3000万人以上,至于糖尿病胃肠并发症患者因缺少完全的统计,尚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根据部分针对胃肠并发症的大小型统计,如糖尿病患者的50%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延迟,10%~20%可患有肠动力障碍,可以初步估计该类疾病患者(可能发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在中国不会低于2000万人,而根据前文的论述,目前既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又能消除或减轻引起胃肠动力障碍原因的药物几乎为空白,因而,在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市场将大有发展空间。
药效学试验结果: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一月后再给予大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造成大鼠糖尿病胃肠病并发症模型。大鼠造模后,血糖升高,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升高,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分泌减少,血清胰岛素的水平下降,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血清内皮素升高,血清一氧化氮降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降低.说明此方法造成的模型是成功的。
毒性试验结果:
正脾消渴颗粒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表明:20只小鼠按320g(生药)/kg剂量灌胃给药后均无明显的毒性反应,一周内亦无死亡。该剂量为临床成一日口服剂量的223倍(临床成人一日口服剂量为86g(生药)/60kg)。
经长期大剂量用药,对药物综合评价,该药长期大剂量用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研究进展:已补充资料。
四、口疡净含片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阴虚火旺证。
新药类别:中药新药6类(原三类)
规格:0.5g/片,每小时2~4片。
简介:
顽固性口腔溃疡,多见于复发性口疮,是指具有周期发作性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性损害,发病率高,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不低于10%。我们根据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法,研制成口疡净含片,通过口含这一特殊的服药方法,标本兼治,不仅能很快改善口疮局部表现,促进溃疡愈合,更能延长口疮复发周期,乃至完全控制复发。
初步药效实验:
本品能明显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C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防治皮肤粘膜糜烂破溃,减轻炎性渗出水肿,抑制胸腺指数,提高SOD活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物质引起的白细胞游走及炎性介质组胺、5-羟色胺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提示本品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抗炎、抗渗出等作用。
初步临床观察(原临床使用剂型):冲剂:
1、对用口疡净冲剂治疗的148例复发性口疮患者与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的49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评定其控制溃疡复发、延长发作间歇期、改善局部症状的效果及对体液、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临床愈显率62.8%,总有效率89.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8%及75.5%(p<0.01,p <0.05);口疮复发间歇期延长,复发时局部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能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2、本品经86例临床观察(附34例对照),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其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愈显率、总有效率为60.5%、88.4%,优于对照药物反应停及复合维B (26.5%、50.O%);治疗组促进溃疡愈合及延长复发时间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白塞病口腔溃疡、口腔粘膜扁平苔癣、慢性舌炎、灼口征、口臭、齿龈肿痛等也有较好疗效。
口服液:
对口疡净口服液治疗的83例与口炎清治疗的32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评定其控制溃疡复发、延长发作间歇期、改善局部症状的效果及对体液、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临床治愈率27.7%、愈显率60.2%、总有效率91.6%,明显优于对照组(9.4%、34.4%、81.3%);口疮复发间歇期延长至169.O天士123.3天,复发时局部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能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制备工艺:本品基本工艺主要包括水提醇沉、醇提等,采用喷雾干燥、干法制粒等现代制剂技术。
研究进展:2005年1月申报SFDA。
五、半夏和胃胶囊
功能主治: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的胃气不和证。新药类别:中药新药6类(原三类)
规格:0.42 g/粒,每次2粒,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初步药理学试验结果:
本方具有抗消化道粘膜炎症、抗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调节、止泻、止血、促消化、保肝等作用;特别是在对胃动力调节方面具有双向作用,即在胃运动受抑制时具有促进胃运动作用;而在胃运动增强时,具有抑制胃运动作用;具有较好的HP根除效果。
初步临床试验结果:
经82例初步临床治疗(45例阳性对照,丽珠得乐胶囊),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4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53.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像及病理改变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38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79.3%;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HP清除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37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73.2%;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57.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