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能有效改善严重脑损伤症状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用于脑卒中急救和配合其他疗法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和脑代谢,减少或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对其机制的研究以往多为动物试验研究,作为临床应用的依据不够充分。据此,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用于脑卒中急救和配合其他疗法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和脑代谢,减少或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对其机制的研究以往多为动物试验研究,作为临床应用的依据不够充分。据此,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单爱军医师等以脑损害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观察针刺改善脑损害昏迷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的可行性和价值,旨在为配合神经外科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中国临床康复》第8卷第25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具体方法如下:选择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17例,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患肢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使用Siemens ECAM/ICON SPECT系统,同一患者同体位下,40min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和电针状态下2次SPECT脑灌注显像。用可视化分析和BFCR%数学模型半定量分析,比较针刺前后脑病灶血流灌注和功能活动的改变。结果如下:17例电针治疗后病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BFCR%增高。电针刺时病灶与对侧相应区域脑/全脑比值分别为(9.84±2.02),(12.93±3.4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22,P<0.01)、电针时与针刺前病灶侧脑/全脑比值(7.40±2.08)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06,P<0.01)。对侧相应区域脑/全脑比值较电针前(12.68±2.44)亦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63,P>0.05)。
根据上述临床观察结果,单爱军医师等得出如下结论:针刺治疗确实可以改善限局性缺血区的脑血流灌注,激发脑细胞的功能活动,提高脑细胞活性,从而有益于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的促醒及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