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肝肾同源理论的现代研究集粹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因为以天干配五脏,则肝属乙木,肾为癸水。一直以来对肝肾同源理论众多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一是注重整理研究历代医家有关肝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因为以天干配五脏,则肝属乙木,肾为癸水。一直以来对肝肾同源理论众多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一是注重整理研究历代医家有关肝肾的医学文献,进行理论探讨;二是临床总结,在临床实践中注重观察研究“肾病肝治”,“肝病肾治“和“肝肾同治”的疗效;三是开展实验研究,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手段研究肝肾同源理论。下面就近年来肝肾同源理论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肝肾同源”的理论探讨状况 对肝肾同源的理论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肝肾同源理论源流的考察。如章氏等认为,肝肾同源的理论起源于《内经》,发展于汉唐金元,形成于明代。李氏认为,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2)对肝肾同源理论内涵的揭示和认识。如马氏、卢氏等认为,肝肾二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母子关系、同司相火、同为先天、精血互化等方面。章真如则把肝肾同源的内涵归为肾水肝木相生、肾精肝血同源、肾肝各为先天、肝肾同司相火、肝肾同居下焦五个方面。李氏认为,肝肾同源的内涵包括“肝肾同源一肝肾精血阴阳同源”和“肝肾同源以肾为主要方面”的两层含义。刘氏探讨了肝肾阳同源的理论依据。严氏则以《周易》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分析了“乙癸同源”论和“肾肝同治”法的内部机制。③进一步探讨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叶氏结合中医妇科临证体会,阐述了八脉的生理功能与肝肾的关系。湖波等讨论了肝肾在维持正常生殖机能中的协同作用。张氏等分析了肝肾与眼的关系,而刘氏等从眼底病与中医的渊源出发,探讨了眼底病与中医肝肾的关系。魏氏从血液化生的角度揭示了肝肾生血的密切关系。熊氏通过对《本草纲目》中轻身延年方的研究,揭示了肝肾对抗衰老的意义。这些肝肾之间密切关系的进一步揭示,从理论层面推动了肝肾同源理论研究的发展。 2肝肾同源理论的临床运用和总结 肝肾同源理论在明代形成以后,一直对临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许多论者都在临床观察中注重总结“从肝治肾病”、“从肾治肝病”和“肝肾同治”的疗效,从而大大拓宽了肝肾同源理论的临床运用范畴。在肝病治肾、肾病治肝方面,黄氏以“肝病治肾”之法,治疗肝病多例,具有一定疗效;章汉明也例举了其师章真如的肝病治肾和肾病治肝的经验案例。医家对男性不育症、阳痿的治疗,多从肾立论,而黎氏、刘氏等从肝论治男性不育症,每获良效;张氏、王氏、赖氏、周氏则报告了从肝治阳痿取得佳效的病例。肝肾同治方面,杨氏对小儿长期发热采用肝肾同滋之法取得良好疗效;张氏报道了10例小儿抽动症,应用滋补肝肾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对妇科病采用肝肾同治之法的报告近年更多,如杜氏以益肾调肝活血法治疗30例青春期痛经患者,获满意效果;赵氏等收治48例痛经患者采用理气活血补肝肾法治疗,同样取得满意疗效。乳腺增生症是常见的妇女疾病,高氏、孙氏、骆氏等人均考虑肝肾同源,而从肝肾论治,取得满意疗效。其他妇科病如妇女不孕症、滑胎流产、闭经、更年期综合征、女扎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妊高症、外阴白色病变等均有采用肝肾同治之法而取得较好疗效的临床报道。眼科方面,随着眼与肝肾关系的进一步揭示,眼科疾病中采用肝肾同治之法的报告也日渐增多,如元氏等报告了36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采用补益肝肾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赵氏报告了以滋补肝肾活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6例,总有效率为88%;刘氏在介绍补益肝肾疗法在眼科中应用的同时报告了两则典型病例的治疗收效情况;于氏等总结了采用自拟益肝滋肾汤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21例,取得较为理想疗效的经验;乙胺丁醇是一种抗结核药物,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可引起中毒性弱视,江氏等用肝肾同滋之法治疗30例乙胺丁醇中毒性弱视,收到满意效果;雷氏结合典型病例谈了滋补肝肾法治疗眼底退行性病变的临床体会。针灸方面,诸氏结合对肝肾同源的认识,分别举了头痛、失眠、鼻衄、闭经病运用肝肾同治之法,针刺补泻相应穴位取得良好疗效的病例;吕氏等以针刺补肝肾法治疗肩周炎92例,结果痊愈8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体效果满意。近年来,男性病得到日益的关注,其中阳痿是男性病科的常见病之一,高氏等采用精血双补法治疗青年人各种原因所致的阳痿患者20例,总有效率为95%;李氏等对以壮阳益。肾舒肝汤治疗阳痿57例进行了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89.47%;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既是男性常见、多发的疾病,又是一种较难治疗的慢性病,郑氏等认为,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病位在肝肾,故治疗上重在肝肾同治,方能起效。遗精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之一,刘氏等以自拟疏肝益肾汤治疗遗精症49例,总有效率95.9%。其他男性病,如韩氏等报道了两例以肝肾同治法治疗阳强不倒均获良效;赵氏报道了两例不射精症从肝肾论治显效的病案;曾氏报告了从肝肾论治血精症32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100%,至于男性不育症采用肝肾同治获效的报道更不鲜见。随着人类老龄化的进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西医多采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但临床发现,部分病例在用药2年后疗效开始减退,有的明显减退,甚至病情较开始用药时明显加重,为此,对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减退的PD病人同时应用中医培补肝-肾法为主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56.7%,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实中医培补肝肾法对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衰减的病人有一定疗效。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的常见病之一,对60例骨质疏松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西药)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0例并对各自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33%,对照组有效率43.33%(P<0.01),证实中药培补肝肾法对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明显衰减的OP病人有较好疗效。老年性皮肤瘙痒在临床上不为少见,以补肾益肝、活血搜风治疗本病37例,总有效率94.6%;宗“肝肾同源”之意,以滋养肝肾法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总有效率96.3%。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应用“补肝肾方”治疗31例阴虚型中风患者,症状疗效(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81.7%,CT疗效总有效率为80%;1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补益肝肾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以疏肝益肾法为主治疗32例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过早搏动患者,通过Holter心电监测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室早与房早显效率分别为73.9%与77.8%,治疗前原有的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短室速或房阵速也均消失;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复发率高,从肝肾及心身调治37例,总有效率94.6%,其中显效19例,随访半年未复发;应用活血化瘀、补肾益肝的复方对37例冠心病合并脑梗塞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3.7%;分析了一例脑萎缩及心律失常肝肾同治的验案。关节病、肩周炎,中医称之为痹证,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属常见病,以自拟补肝肾除痹汤治疗痹证,并将之归为四型,即肝肾阴虚挟风、挟寒、湿热、挟瘀型,取得较好疗效;骨性关节炎又叫退化性关节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认为肝肾不足积累劳伤是骨性关节炎的内在因素,故对35例病人采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之法治之,有效率97%;采用补肝益肾法治疗骨性关节炎56例,总有效率96.5%;其他还有论者报告了肩周炎、强直性脊椎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采用肝肾同治之法,取得满意疗效的病例。上述肝肾同源理论的临床实践和疗效观察的总结,涉及妇科、儿科、眼科、针灸科、男性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病、脊椎关节病等各方面,既是对肝肾同源理论的验证,也是对肝肾同源理论的丰富。 3 肝肾同源理论的实验研究 目前,有意识地、系统地针对肝肾同源理论而开展的现代实验研究尚不多见,但“有的研究自觉或不自觉地已涉及到该方面的内容,客观上为肝肾同源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通过观察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比值的影响,发现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中药制剂治疗的糖尿病大鼠其E/P值的升高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