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临床应用新进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一种抗感染药,主要成分为小檗碱,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过去常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肠道感染治疗。近年来,黄连素临床应用有新进展,现综
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一种抗感染药,主要成分为小檗碱,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过去常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肠道感染治疗。近年来,黄连素临床应用有新进展,现综合文献报道,也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高血压病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上a1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用法:每次0.3~0.6克,每日3次,连服4周。
2.高脂血症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脂类代谢。用法:每次O.3~0.5克,每日3次,连服4周。
3.糖尿病其作用机制是,除有抗血糖激素作用外,还能促进胰岛B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抑制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而使血糖降低。用法:每次0.3一O.5克,每日 3次,连服1~3周。
4.心律失常可用于早搏、房性与室性心动过速及房颤等的治疗,效果良好。用法:每次0.4克,每日3次,连服1—3周。
5.心力衰竭其机制是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仅时相,使内向钙流增加,增强心肌收缩力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达到治疗目的。用法:每次0.3—0.6克,每日3次,连服4周。
6.动脉血栓黄连素能抑制血小板膜内仪z受体及血小板聚集激活物TXA:的释放,而对抗血小板凝集,用于治疗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等。用法:每次 0.3克,每日4次,连服4周。
7.消化性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有关。黄连素有抑制此菌的作用。有人主张把黄连素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首选药,与铋剂和甲硝唑合用的“三联疗法”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用法:每次0.4克,每日3次,连服4。6周。慢性胃炎也有效。
8.癌症 黄连素富含小檗碱,具有抗癌活性,抑制癌细胞对组织胺的利用,减少嘌呤和核酸的合成,起到抗癌的效果。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患者,常服黄连素既有治疗作用,又防癌变。用法:0.4克,每日3次,连服4~6周。
9.其他肺结核患者长期服用氨硫脲,会出现口唇干裂、脱皮、瘙痒等不良反应,服用黄连素可防治。用法:每次0.3克,每日3次,连服1~2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