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白术及其复方抗肿瘤研究进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脾虚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汗多或胎动不安等证。白术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含量约为1.4%,其主要含苍术醇、苍术酮、芹子烯,及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白术内酯I、II、III和8-β-乙氧基白术内酯III等。笔者就近年来白术抗肿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实验研究 1.1对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白术挥发油250 mg/kg对荷瘤小鼠灌胃给药,结果对小鼠肝癌H22、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51.6%、53.2%。汤氏用平江白术中分离的稳定性较好的白术内酯-β配制成油注射液腹腔注射,对S180的抑制率>30%。孙氏研究证明100%白术注射液有抑制S180实体瘤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反应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对感染白色念珠菌的荷瘤鼠的实验表明,白色念珠菌感染可明显加速肿瘤生长,而黄芪和白术的水提取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制率为77.1%。红细胞免疫学检测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对肿瘤的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黄芪和白术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 1.2抗细胞突变作用 邱氏等以“细胞突变试验”、“细胞介导突变试验”建立肿瘤成因多阶段学说起始阶段的动物模型,观察白术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显示白术具有抗突变作用。 1.3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 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发现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对ECal09食管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脱落、核固缩、染色质浓缩、细胞无分裂或极少分裂。 1.4增强癌细胞的抗原性及抗体的特异性主动免疫 用白术挥发油处理艾氏腹水癌细胞制成的瘤疫苗免疫小鼠2~4次,可使30%~90%的小鼠耐受2×106个癌细胞的攻击而存活下来,对照组则全部死亡;用白术挥发油治疗艾氏腹水癌小鼠,对其中获得长期存活者再接种致死量的艾氏腹水癌细胞,显示免疫保护作用。 2临床研究 2.1对各种癌症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杨氏等将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介入化疗和晚期姑息化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化疗前3 d开始给予参苓白术冲剂30 g,3次/d,共12 d,化疗期间配合恩丹西酮8 mg静脉推注,2次/d;对照组仅在化疗期间用恩丹西酮。结果在预防迟发性呕吐方面疗效差异显著,治疗组呕吐发生率及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26.2%,对照组为65.7%,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唐氏等采用乳安方治疗乳腺癌术后病人288例,结果能明显减少放疗副作用,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延长术后3~5年生存率。张氏用健脾消滞汤作为治疗组,用吗丁啉作为对照组治疗胃癌术后消化不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3.5%。梁氏等用Seldinger方法对确诊为原发性肝癌首次进行栓塞化疗的患者,于栓塞化疗后第1天开始进行西医的常规处理,并加用化裁的托里消毒散水煎剂内服,以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发热和其他症状的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高氏采用生血养荣丸治疗癌症化疗后白细胞减小症50例,总有效率88%,提示具有增加白细胞数、提高免疫机能的功效。沈氏等对40例化疗后消化障碍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给予吗丁啉、多酶片或参苓白术汤治疗,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0.2%,西药组有效率为40%。乔氏等采用中药基本方(西洋参、茯苓、白术、黄芩等)防治胃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患者267例,对照组单纯化疗43例,结果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胃癌术后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有减毒增效作用。李氏以扶正固本之法,采用长安升白冲剂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47例,有效率93.6%,提示该方具有提高白细胞数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2.2 治疗胃癌 陶氏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晚期胃癌40例,并与同期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重、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外周血象、肝功能以及生存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瘤体变化情况比较,P>O.05。陈氏用抑癌散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胃癌患者,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延胡索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朱氏以党参、黄芪、白术、薏苡仁等组方,随证加减,西药化疗用5一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7例。结果单纯用中药治疗的4例中尚存活l例,死亡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9例,尚存活7例,死亡2例。经5年随访,用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者较单纯化疗者生存年限明显延长。钱氏灵活运用枳壳与白术于胃癌的治疗配伍中,根据胃癌的病机特点,在治疗脾虚气弱时重用白术15 g,若病人无舌燥、口干,则白术用至24 g,枳壳6 g;治疗脾胃气滞时以枳壳为主,用量为15~24 g,白术为6 g;治疗湿浊中阻,枳壳、白术并重,各15~24 g;治疗胃津不足,则枳壳、白术皆轻,各6 g左右。 2.3治疗肝癌 陈氏等对1990—200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6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中药使用率较高,其中,白术的使用频率为71%,居第2位。赖氏等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中晚期肝癌相关性腹泻,并以复方苯乙哌啶为对照,结果在止泻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停药后7 d内的腹泻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4治疗食管癌 杨氏等采用自拟健脾滋肾汤加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78例,总有效率为85.89%。 2.5治疗癌性胸腹水 付氏等采用中药扶正方配合西医双途径化疗(铂胸腹腔灌注及硫代硫酸钠静点等)治疗癌性胸腹水26例,总有效率89%。 2.6治疗癌性疼痛 邓氏根据癌症患者多形体虚弱、气血瘀滞的特点,以扶正固本、祛瘀止痛为原则,采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桃仁等组方治疗多种癌症引起的疼痛73例,结果显效36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5%,一般在服药1~ 4 h内疼痛缓解。 3结语 综上所述,白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对晚期消化系统癌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实验研究发现白术挥发油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增殖的作用,表明白术在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另外,白术的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摘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文/王锦菊,王瑞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