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七叶皂苷(商品名:麦通纳)是七叶树科欧马栗或中药娑罗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三萜皂苷类药物,含a和β两种异构体,两种异构体理化性质有较大差别。其中 β一七叶皂苷是主要的活性异构体。β一七叶皂苷的水溶液在 100℃时
    七叶皂苷(商品名:麦通纳)是七叶树科欧马栗或中药娑罗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三萜皂苷类药物,含a和β两种异构体,两种异构体理化性质有较大差别。其中 β一七叶皂苷是主要的活性异构体。β一七叶皂苷的水溶液在 100℃时,结构中C一21,C一22和 C一28羟基可发生乙酰基转移,转化成a-七叶皂苷。β一七叶皂苷具有抗炎、抗水肿、增强静脉紧张性作用。七叶皂苷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各种水肿、痔疮、哮喘及抗肿瘤等。本文就七叶皂苷在临床应用中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抗炎、抗水肿和增强静脉张力的作用 在体和离体的动物实验发现,七叶皂苷可以拮抗低氧状态下组织细胞ATP含量减少,维持细胞泵功能,减少组织中腺苷含量,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损伤。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保护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中的复合物I和Ⅲ有关。 七叶皂苷可以抑制磷脂酶 A2,减少炎症介质前体的释放,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七叶皂苷通过提高组织中前列腺素的水平,尤其是PGF2,使血管产生紧张性作用而减少渗出。七叶皂苷还可抑制弹性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活性,这些酶可促进蛋白多糖的降解,蛋白多糖是毛细管内皮的重要成分和血管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七叶皂苷通过对这些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产生保护毛细血管,加强毛细管壁防渗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静脉紧张性作用。扫描电镜下还可以观察到,七叶皂苷可以明显减少缺血缺氧状态下的中性粒细胞附壁和渗出,减少组织中活性氧、趋化因子和蛋白酶的释放,从而产生抗炎、抗水肿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在100-750 ng-mL-1存在明显量效关系。 七叶皂苷的这种抗炎、抗水肿和增强静脉张力的作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痔疮、各种水肿、哮喘等。 二、抑制胃酸分泌和抑制胃排空的作用 迷走神经是胃酸分泌的主要神经调节因素,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可抑制胃酸分泌。洪缨等的研究发现,七叶皂苷不论胃内给药或十二指肠给药,均可抑制胃酸分泌。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酪氨酸羟化酶、利血平、6一羟多巴胺等减弱,推测七叶皂苷抑制胃排空作用至少部分是由于改变迷走神经兴奋性,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合成和释放多巴胺,使中枢多巴胺2受体释放前列腺素而产生作用。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有利于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兴奋的高胃酸分泌,且有利于抑制夜间高酸分泌。十二指肠给药的抑制作用与改变迷走神经兴奋性的关系更为密切。 目前已知胃壁细胞膜上有3类泌酸受体,分别为H2一受体、胃泌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这3种受体可分别被组胺、胃泌素和乙酰胆碱激活而引起胃酸分泌。其中胃泌素主要与餐后胃酸分泌有关,组胺除与H2一受体结合刺激胃酸分泌外,还参与介导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和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七叶皂苷十二指肠给药对2种激动剂引起的胃酸分泌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七叶皂苷可通过神经和内分泌两种途径参与胃酸的调节。 Matsuda等的研究还发现,七叶皂苷具有抑制鼠胃排空的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消炎痛减弱,消炎痛本身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最明显的时间是在给药后l~2h。提示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前列腺素依赖性的。另外, Marhuenda等的研究还发现,七叶皂苷可使胃粘膜细胞数量和糖蛋白含量增加,而给予消炎痛可以部分抑制七叶皂苷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提示七叶皂苷通过提高前列腺素水平参与胃粘膜保护和抑制胃排空作用。 三、清除活性氧作用 七叶皂苷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表现在可明显减少组织细胞 ATP的消耗,维持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减轻了由黄嘌呤氧化酶的大量生成造成的大量活性氧的生成;同时,七叶皂苷通过激活内皮细胞,增加对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性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进一步减轻缺血、缺氧造成的呼吸爆发中的活性氧生成,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活性氧的生成作用。而且七叶皂苷可减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消耗,提高SOD的活性,能达到更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四、协同抗肿瘤作用 七叶皂苷本身虽不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邹明和郭维等的研究发现,七叶皂苷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七叶皂苷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与剂量和时间有依赖性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正相关。七叶皂苷可使G1期细胞数量增多,使G1期不能运行到 S期,从而干扰细胞分裂增殖。七叶皂苷的协同抗肿瘤作用还表现在明显增强5一Fu等抗肿瘤药物的杀伤作用。细胞周期的运行受到多种细胞周期素(cyclin)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的调控,七叶皂苷是否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素和蛋白激酶后阻滞G,期细胞向S期过渡还有待深入研究。 总之,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已逐渐被认识,药理作用的多样性使得七叶皂苷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无明显激素副作用的新型激素。但是,七叶皂苷也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和肝脏损害等,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