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药用野生动物黄羊的种群现状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又名蒙古瞪羚、蒙原羚等,在分类上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是著名的植食性野生有蹄类经济动物和药用动物。黄羊角可代替高鼻羚羊角人药。由于高鼻羚羊已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
    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又名蒙古瞪羚、蒙原羚等,在分类上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是著名的植食性野生有蹄类经济动物和药用动物。黄羊角可代替高鼻羚羊角人药。由于高鼻羚羊已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禁止贸易的保护物种,因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羚角感冒片、羚角注射液等其中的主要成分早已不是高鼻羚羊角,而大多由黄羊角替代。1989年黄羊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CRDB)将黄羊列为易危(V)。 l黄羊的药用价值 在古代文献中,黄羊又被称为羊(《尔雅》)、茧耳羊 (《本草纲目》)。在现代,黄羊的俗名还有蒙古黄羊、蒙古原羊、短尾巴羊(《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一册),蒙古瞪羚、蒙古原羚(《中国中药资源志要》)(黄泰康等, 2001)。 1.1黄羊角 1.1.1生药的采集四季均可猎取,捕杀后取角。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温水浸润,镑或刨制成极薄细丝干燥或锉碎,研成细粉。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黄泰康等, 2001)。 1.1.2化学成份据广东省医药研究所“羚羊角代用品黄羊角的实验研究报告”(1976),黄羊角含多种氨基酸,磷脂类: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 1.1.3 药理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黄羊角注射液 800rag·kg-1iv,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致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中草药通讯》,1979,10(5):12)。黄羊角煎剂10g·kg-1iv或ip,均可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黄羊角煎剂10g·lqg-1ip可延长小鼠水合氯醛睡眠时间,对抗丙苯丙胺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黄羊角煎剂20g·kgllip抑制尼可刹米引起的小鼠抽搐,但不能对抗小鼠苯甲酸钠咖啡因惊厥或最大电休克发作(《中成药研究》,1981,(4:36)。 对离体肠管的作用:黄羊角注射液于2.7×10-6浓度时,使离体兔肠兴奋,也增强乙酸胆碱、氯化钡、组胺对离体肠管的收缩作用;但1.51×lO-5浓度时,则使离体肠管抑制,也抑制乙酸胆碱、氯化钡、组胺引起的肠管收缩作用(《天津中医》,1988,(5):34)。 1.1.4药性 性味:甘、淡、平(《全国中草药汇编》。功效:平肝息风,清热解毒。主治: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温病发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1.1.5临床应用单方应用:《吉林中医药》载,“治小儿感冒发热:黄羊角6g水煎3h,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10次服,每日 3次”。 1.2黄羊肉 本品始载于《饮膳正要》。《本草纲目》列于兽部第 50卷兽之一,人药的动物并非一种。现在作黄羊肉入药即牛科动物黄羊。 生药:采集:猎杀后,剔骨取肉,鲜用。性味:李杲《食物本草》载,“味甘,温”。功效:补中益气。临床应用:食疗①黄羊党参汤,《中国药膳学》载,黄羊党参汤治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饮食减少、消瘦等症。取黄羊肉250g,先将锅内加油、姜丝、盐及水,沸后加入黄羊肉和党参50g煮熟食用。②黄羊肉桂姜汤:《中国药膳学》载,黄羊肉桂姜汤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症;取黄羊肉500g加人生姜及肉桂、小茴香少许,盐适量,煮熟食用。③黄羊肉粥:《中国药膳学》载,黄羊肉粥治脾虚食少、腹泻;取黄羊肉150g,切丝与大米250g、淮山药50g、扁豆25g同煮粥食。 1.3黄羊油 黄羊油为黄羊的脂肪。主治:痔疮。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治痔疮:黄羊油适量,涂患处”。 2黄羊种群动态及现状 2.1历史上中国黄羊的分布与数量 20世纪初黄羊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内蒙草原、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西部草原、河北省以及西北部新疆、甘肃、陕西、宁夏等适宜于黄羊生存的地区。到20世纪 50年代初,在上述地区有零星的分布。到20世纪60年代黄羊在黑龙江境内消失,20世纪70年代在吉林省、河北省消失。 在内蒙古自治区,20纪50年代初黄羊曾广泛分布在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草原地区,这是我国黄羊主要分布地区,80%一90%的黄羊种群集中在这里,估计有50~60万只。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大规模的猎捕,黄羊的分布区大大缩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中部、西部地区只有零散的分布,而种群数量减少了1/3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黄羊分布区进一步缩小,黄羊大多在东部中蒙边界地区栖息,并不断在中蒙两国之间短距离的移动。 在西北地区,黄羊曾分布在陕西的榆林、神木、靖边等地和甘肃的山丹、永昌、民勤、环县等地以及宁夏的贺兰、左旗等地;新疆的东部草原地区亦有分布。20世纪80年代黄羊在上述地区均已绝迹。 2.2目前中国黄羊种群的分布与数量 目前,黄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部分地区,并且大多集中在中蒙边境地带,很少向境内纵深移动。黄羊在呼伦贝尔盟主要分布在新巴尔虎右旗,冬季有少量进入新巴尔虎左旗;在锡林郭勒盟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在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有少量分布;在乌兰察布盟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有些年份冬季雪大时偶见。在乌兰察布盟冬季雪较大时黄羊偶尔向西进入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后旗,但数量极少,而且这种情况目前极少见到,仅在1992年11月曾有报道。据我们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1993年12月一1994年1月以吉普车为交通工具采用路线调查法调查,乐观地估计,内蒙1994年冬黄羊可达近20万只,但这些黄羊仅有一部分在我国境内繁殖,有些经常迁移到蒙古国。在锡林郭勒盟黄羊与鹅喉羚(GazeHa subgutturosra)有混居现象。 从历史上看,中国黄羊的分布区在不断缩小,种群数量亦不断减少。据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原林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全国动物普查资料表明,在20世纪末全国黄羊数量仅有8000余只,分布在内蒙、吉林、甘肃、宁夏。从黄羊数量的急剧减少情况来看,我国黄羊资源目前已处在受危的边缘。 3影响黄羊种群分布及数量的因素 我国黄羊面临的致危因素较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归结起来主有草场退化、狩猎过度、偷猎、迁徙障碍、疫病、自然灾害、天敌的捕杀等因素。其中迁徙障碍是近几年来对黄羊影响较大的因素。目前中蒙边境线上设置的新旧铁丝网已经严重阻碍了黄羊的南北迁徙。当遇到灾害性天气时,这将使黄羊不能及时顺利地南迁,可能造成黄羊的大批死亡,又会使已经进入我国的黄羊北迁受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