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防风抽薹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时间:2008-06-04 10:12:33
  • 核心提示: 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平原。而东北的防风产量大、质量佳,素有‘‘关防风”之称。有关种质、栽培方式、采收期、加工方法[4]和产地等

     

      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平原。而东北的防风产量大、质量佳,素有‘‘关防风之称。有关种质、栽培方式、采收期、加工方法[4]和产地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均有报道。中国《药典》规定使用防风为未抽花茎的干燥根。防风为一稔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这些单次结实的植物随常结实量较大,因此投入到繁殖的能量多,而且,防风大量花序位于植株的上端,影响下部叶片的光照,植株营养处于负积累,致使根部木质化、中空,果实成熟后根部开始腐烂,植株逐渐走向死亡。种植防风第二年将有部分植株抽薹,人工抑制防风抽薹可使抽薹比例明显降低,但不能有效根除。防风开花以后,大量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王建华等研究证实防风抽薹后根中四种色原酮的含量明显降低,但有关抽薹样品的采集时间尚不明晰,抽薹防风的质量

    变化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抽薹初期可能对药材质量无显著影响。黑龙江省自90年代后期始,每年种植面积达百余公顷,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抽薹防风。对抽薹防风质量的合理评价将有助于扩大防风药用资源.为此本文对抽薹防风在不同时期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20064月下旬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移栽3年生防风,同年对移栽的抽薹和未抽薹防风从花蕾期每两周取样一次,即623(花前期)77(初花期)723(花期)810(绿果初期)824(绿果期)910(果实成熟初期)取样,每次取样7株,采收后单株测量根茎基部下lcm处的直径,洗净,晾干表面水分,测定鲜重,并用排水法测定单株体积,室内阴干至10月下旬测定干重,从而计算出折干率和单位体积的干重。干品用于测定四种色原酮含量。

        2.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x20mm5μm)Shim-pack保护柱; H66MC型超声震荡仪。

        升麻苷(Prim-Oueosyl-cimifugin)、升麻素(cimifugin)5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4’O—B-D- glucosyl-5—0-methylvisamminal)、亥茅酚苷(sec—O—glu-cosyl-hamaud01)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肖永庆博士提供,HPLC分析纯度均为98%以上:甲醇为色谱醇;水为纯净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二、实验方法

        1.色谱条件

        Kromasil C18(46mm~200mm5¨m)色谱柱, Shim-pack保护柱,甲醇(B)一水(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lmLmin;柱温40%;进样10txL。含量测定梯度程序:O_15min,AB(6040--~6040)15_25min,AB(6040--~3565)。全成分梯度程序:0_15min,AB(6040---~6040)15--*25min,ABf6040--~35--65)25*60minAB(3565--+0100)60--*65minAB(0100---~0100)

        2.样品制备

        取防风干燥药材,粉碎成均匀粉末,过40目筛,45℃烘至恒重。精密称取防风药材粉末约500mg置于50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水浴70~C加热回流提取2h,放冷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滤液经微孑L滤膜(045~m)滤过,得供试品溶液。

      3.线性关系考察

      精确称取升麻苷、升麻素、5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标准品,用适量甲醇溶解。分

    别配制成02mgmL004mgmL01mgmL001mgmL的对照品溶液,升麻苷分别进样2468IOI~L,其余三种分别进样13579μL,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

      4.精密度试验

      取上述四种对照品的溶液,连续进样5次。

      5.稳定性试验

      按样品制备项下样品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61224h重复进样。

      6.重现性试验

      按样品制备项下样品制备方法平行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

      7.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防风根药材500mg左右.共5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升麻苷、升麻素、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对照品,按供试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5份,每份样品连续进样3次。每次进样10txL,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

      8.含量测定方法

      每种样品平行取三个样,按样品制备方法平行制备,制备的每份样品连续进样三次,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最后取含量平均值。

        三、结果与讨论

        1.方法学有效性

        线性关系的考察结果表明.升麻苷在013165~g、升麻素在0025-033txg5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089-0801txg和亥矛酚苷在0009—0081μg内线性关系良好《黄帝内经》的术数理论探析

        一、《内经》核心学说的底层

        《内经》的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目前这个藏象学说中五脏占有性主导地位。五脏被《内经》赋予了极端重要的地位。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连四时而化五节者也。可以说,现有的中医藏象学说的基础是五行,而后者可以视为是阴阳细分的一种理论模式。

        当今西医的话语强势导致了中医学在理论上的不自觉的理论比较,一些简单的比较得出的粗略结论认为:五行学说就是哲学化的说理工具。这无疑是对西医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一个简单化的认识。如果我们满足于剥离中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源的知识结构,我们会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追溯中医学的历史和观察当代的中医学实践,我们都不能满足,也不能屈服于这样的误解。

        有足够的文献和事实可以证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术数理论。作为方技之一的医学,从汉至今.中医的理论发展和变化都是在术数的框架内进行。术数中的,指的是方式方法,而,指阴阳五行

    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考察其RSD值分别为131%,186%和211%;升麻苷、升麻素、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9832~192%,9736±262%,10136±196%和10364±187%,其RSD%分别为195%、269%、193%和180%。表明该方法稳定均一。

    2.防风抽薹对质量的影响

      抽薹防风和未抽薹防风的升麻苷、升麻素、5—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的的差异随生长发育期的不同而变化,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相比,升麻素的含量具有升高的趋势,而其苷类不变或略呈降低的趋势。分析认为可能原因是:防风抽薹后,地上部分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当光合作用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时.根会分解其苷(如升麻苷)产生糖和苷元(升麻素),糖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苷元在根部积累。但在四种色原酮总量上,抽薹防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降低。

     

        防风一般在6月初开始抽薹。6月中旬地上茎生长迅速,7月初形成花蕾。6月中下旬抽薹防风四种色原酮含量均低于未抽薹防风.可能与此时地上茎快速生长有关。花期至果实成熟初期抽薹防风和未

    抽薹防风根中四种色原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含量几乎无变化,表明抽薹防风在根部尚未腐烂前可以药用。

        3.防风抽薹对产量的影响

        抽薹防风根的直径在整个生长季度内没有明显的增加,而未抽薹防风根的直径显著增加;抽薹防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其折干率和单位体积的重量增加不明显.各个阶段增长量显著低于未抽薹防风。可能原因是生殖生长消耗了光合产物.叶片的光合产物基本全部用于呼吸代谢和生殖生长。因此防风进入生殖生长后的整个生育期个体产量几乎不再增加。

        防风抽薹后地上部分生长茂盛,株高达10m,花序直径达1012m。由于防风为典型的喜光植物,光照强度是其生长和生存的主要限制因子.抽薹防风茂盛的地上部分影响周围防风植株的光照.抑制周围植株的生长,从而影响了防风单位面积产量.生产上应采取抑制抽薹的有效措施。

     

    科技前沿

    前沿,防风

    防风抽薹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平原。而东北的防风产量大、质量佳,素有‘‘关防风之称。有关种质、栽培方式、采收期、加工方法[4]和产地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均有报道。中国《药典》规定使用防风为未抽花茎的干燥根。防风为一稔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这些单次结实的植物随常结实量较大,因此投入到繁殖的能量多,而且,防风大量花序位于植株的上端,影响下部叶片的光照,植株营养处于负积累,致使根部木质化、中空,果实成熟后根部开始腐烂,植株逐渐走向死亡。种植防风第二年将有部分植株抽薹,人工抑制防风抽薹可使抽薹比例明显降低,但不能有效根除。防风开花以后,大量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王建华等研究证实防风抽薹后根中四种色原酮的含量明显降低,但有关抽薹样品的采集时间尚不明晰,抽薹防风的质量

    变化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抽薹初期可能对药材质量无显著影响。黑龙江省自90年代后期始,每年种植面积达百余公顷,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抽薹防风。对抽薹防风质量的合理评价将有助于扩大防风药用资源.为此本文对抽薹防风在不同时期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20064月下旬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移栽3年生防风,同年对移栽的抽薹和未抽薹防风从花蕾期每两周取样一次,即623(花前期)77(初花期)723(花期)810(绿果初期)824(绿果期)910(果实成熟初期)取样,每次取样7株,采收后单株测量根茎基部下lcm处的直径,洗净,晾干表面水分,测定鲜重,并用排水法测定单株体积,室内阴干至10月下旬测定干重,从而计算出折干率和单位体积的干重。干品用于测定四种色原酮含量。

        2.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x20mm5μm)Shim-pack保护柱; H66MC型超声震荡仪。

        升麻苷(Prim-Oueosyl-cimifugin)、升麻素(cimifugin)5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4’O—B-D- glucosyl-5—0-methylvisamminal)、亥茅酚苷(sec—O—glu-cosyl-hamaud01)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肖永庆博士提供,HPLC分析纯度均为98%以上:甲醇为色谱醇;水为纯净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二、实验方法

        1.色谱条件

        Kromasil C18(46mm~200mm5¨m)色谱柱, Shim-pack保护柱,甲醇(B)一水(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lmLmin;柱温40%;进样10txL。含量测定梯度程序:O_15min,AB(6040--~6040)15_25min,AB(6040--~3565)。全成分梯度程序:0_15min,AB(6040---~6040)15--*25min,ABf6040--~35--65)25*60minAB(3565--+0100)60--*65minAB(0100---~0100)

        2.样品制备

        取防风干燥药材,粉碎成均匀粉末,过40目筛,45℃烘至恒重。精密称取防风药材粉末约500mg置于50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水浴70~C加热回流提取2h,放冷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滤液经微孑L滤膜(045~m)滤过,得供试品溶液。

      3.线性关系考察

      精确称取升麻苷、升麻素、5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标准品,用适量甲醇溶解。分

    别配制成02mgmL004mgmL01mgmL001mgmL的对照品溶液,升麻苷分别进样2468IOI~L,其余三种分别进样13579μL,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

      4.精密度试验

      取上述四种对照品的溶液,连续进样5次。

      5.稳定性试验

      按样品制备项下样品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61224h重复进样。

      6.重现性试验

      按样品制备项下样品制备方法平行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

      7.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防风根药材500mg左右.共5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升麻苷、升麻素、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对照品,按供试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5份,每份样品连续进样3次。每次进样10txL,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

      8.含量测定方法

      每种样品平行取三个样,按样品制备方法平行制备,制备的每份样品连续进样三次,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最后取含量平均值。

        三、结果与讨论

        1.方法学有效性

        线性关系的考察结果表明.升麻苷在013165~g、升麻素在0025-033txg5O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089-0801txg和亥矛酚苷在0009—0081μg内线性关系良好《黄帝内经》的术数理论探析

        一、《内经》核心学说的底层

        《内经》的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目前这个藏象学说中五脏占有性主导地位。五脏被《内经》赋予了极端重要的地位。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连四时而化五节者也。可以说,现有的中医藏象学说的基础是五行,而后者可以视为是阴阳细分的一种理论模式。

        当今西医的话语强势导致了中医学在理论上的不自觉的理论比较,一些简单的比较得出的粗略结论认为:五行学说就是哲学化的说理工具。这无疑是对西医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一个简单化的认识。如果我们满足于剥离中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源的知识结构,我们会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追溯中医学的历史和观察当代的中医学实践,我们都不能满足,也不能屈服于这样的误解。

        有足够的文献和事实可以证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术数理论。作为方技之一的医学,从汉至今.中医的理论发展和变化都是在术数的框架内进行。术数中的,指的是方式方法,而,指阴阳五行

    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考察其RSD值分别为131%,186%和211%;升麻苷、升麻素、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9832~192%,9736±262%,10136±196%和10364±187%,其RSD%分别为195%、269%、193%和180%。表明该方法稳定均一。

    2.防风抽薹对质量的影响

      抽薹防风和未抽薹防风的升麻苷、升麻素、5—0一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矛酚苷的的差异随生长发育期的不同而变化,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相比,升麻素的含量具有升高的趋势,而其苷类不变或略呈降低的趋势。分析认为可能原因是:防风抽薹后,地上部分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当光合作用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时.根会分解其苷(如升麻苷)产生糖和苷元(升麻素),糖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苷元在根部积累。但在四种色原酮总量上,抽薹防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降低。

     

        防风一般在6月初开始抽薹。6月中旬地上茎生长迅速,7月初形成花蕾。6月中下旬抽薹防风四种色原酮含量均低于未抽薹防风.可能与此时地上茎快速生长有关。花期至果实成熟初期抽薹防风和未

    抽薹防风根中四种色原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含量几乎无变化,表明抽薹防风在根部尚未腐烂前可以药用。

        3.防风抽薹对产量的影响

        抽薹防风根的直径在整个生长季度内没有明显的增加,而未抽薹防风根的直径显著增加;抽薹防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其折干率和单位体积的重量增加不明显.各个阶段增长量显著低于未抽薹防风。可能原因是生殖生长消耗了光合产物.叶片的光合产物基本全部用于呼吸代谢和生殖生长。因此防风进入生殖生长后的整个生育期个体产量几乎不再增加。

        防风抽薹后地上部分生长茂盛,株高达10m,花序直径达1012m。由于防风为典型的喜光植物,光照强度是其生长和生存的主要限制因子.抽薹防风茂盛的地上部分影响周围防风植株的光照.抑制周围植株的生长,从而影响了防风单位面积产量.生产上应采取抑制抽薹的有效措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