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苏救心软胶囊由川芎、苏合香、冰片组成,三药味辛,辛以散之,均善走经络治疗瘀血阻滞病证。该药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的病机而设,药味简洁,配伍精当。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川苏救心软胶囊对实验动物大鼠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且安全低毒。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对川苏救心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选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共58例,为2004年6-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9例,其中女性17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6.57+_7.33)岁;对照组29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53.86±7.91)岁。2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呼吸、体温、静息心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 1.2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和《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心绞痛分度分级及胸痹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血瘀阻证候诊断标准参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1.3排除标准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以及自发型心绞痛,稳定劳累型心绞痛Ⅳ级;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它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甲状腺机能亢进、颈椎病、胆心综合征、胃及食管反流等所致胸痛者;合并II级以上高血压(血压≥160/100 mmHg)控制不满意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快速房颤、房扑、阵发性室速等)患者;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5岁以下或70岁以上女性,40岁以下或70岁以上男性;过敏性体质及对多种药物和食物过敏者。 1.4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按《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1.5研究方法1.5.1 用药方法 试验组:口服川苏救心软胶囊,1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5 mg/次,3次/d。疗程均为28 d。心绞痛发作时均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1.5.2疗效指标心绞痛疗效:包括硝酸甘油停减率(服药第7、14、
1.5.4安全性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服药前、服药第28天各测1次;血、尿、便常规,服药前、服药第28天各测1次;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1.5.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O.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以娃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O.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心绞痛疗效
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51.72%,对照组为48.28%,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l;硝酸甘油停减率试验组为66.66%,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P |
试验组 29 5(17.24) 10(34.48) 14(48.28) O O.5525 对照组 29 4(13.79) 10(34.48) 15(51.72) 0 |
表2 2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例(%)]
组别 n 停药 减量 不变 P |
试验组 对照组 15 3(20.OO) 8(53.33) 4(26.67) |
2.2心电图疗效
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48.28%,对照组为44.83%, 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3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见表4) 2.4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见表5)
2.5对内皮功能的影响(见表6)
表3 2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P |
试验组 29 7(24.14) 7(24.14) 15(51.72) O O.858 1 对照组 29 7(24.14) 6(20.69) 16(55.17) 0 |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每组n=29)
组别 时间 Hsr(mP.·s) Lsr(mPa·s) HCT(%) Pv(ma·s) |
实验组 疗前5.112±l_146 13.884±3.236 46.861±4.073 1.873±O.414 疗后3.904±l_008 10.076±1.245 38.455±3.061 1.384±O.20 对照组 疗前5.114±1.293 13.857±3.331 46.028±3. 疗后4.656±1.064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TxBz、6一keto—PGF,。比较(强x±s pg/mL)
组别 时间 n TxB2 6一ket0一PGF |
试验组 疗前 29 81.56±19.35 47.50±10.31 疗后 29 62.50±14.38 70.36±14.57 对照组 疗前 29 79.25±18.47 50.54±H.98 疗后 29 72.23±15.14 58.59±13.44 |
表6 2组患者治疗前后ET、N0比较(x±s)
组别 n 时间 ET(pg/mL) NO(μmol/L) |
试验组 疗前 29 77.68±10. 疗后 29 50.92±8.60 58.63±7.08 对照组 疗前 29 77.25±9.75 45.54±6.14 疗后 29 68.56±7.14 53.59±9.44 |
2.6安全性检测
对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尸>0.05),未发现指标明显异常者。试验过程中监测血、尿、便常规,也未见异常。服用川苏救心软胶囊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有面部潮红、头痛、眩晕3例。3讨论
血瘀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或血栓前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血栓形成有3个主要因素:血流的改变(血流缓慢、停滞、漩涡形成等);血液成分的改变(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等);血管壁改变(包括血管内皮损伤、抗栓功能减弱等)。应用血液流变学作为客观指标,对冠心病的早期进行必要的治疗及控制病情的发展,尤其中老年人定期检测血液流变学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川芎有增加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苏合香能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Hsr、Lsr、PV、HCT水平显著下降(P<O.05)。
川芎对冠心病患者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苏合香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实验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TXBz水平显著下降,6一keto-PGF~。水平显著上升(P<O.05)。
ET和N0与冠心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监测血浆ET/N0的水平变化,对于观察病情及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川芎可通过保护冠脉内皮、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抗脂质过氧化等减轻缺血损伤;冰片有促使微血管内皮细胞生成N0的作用,二者配伍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基膜的完整性、改善微循环而起到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ET水平下降,NO水平上升(P<0.05)。
本课题就川苏救心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此药物可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功能以及保护血管内皮,从而起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