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李成,杨长青,朱彩凤 糖尿病是由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终身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这种病将导致心脏和肾脏并发症、眼盲和截肢。近年来从临床上
    李成,杨长青,朱彩凤 糖尿病是由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终身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这种病将导致心脏和肾脏并发症、眼盲和截肢。近年来从临床上观察,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目前糖尿病人数已超过4 000万。在糖尿病病例中,少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近年来在中草药及其成分用于防治糖尿病的研究方面甚为活跃。现将近几年在中药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概况归纳如下。 l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 1.1具有酶抑制剂样的作用 1.1.1仅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仪一葡萄糖苷酶是消化酶,它将食入的淀粉,多糖,双糖等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而被肠黏膜吸收入血。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中的α一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和减少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有效地降低餐后高血糖,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和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辅助药物。中药五味子,虎杖,桑枝,鸭跖草等均对α一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 1.1.2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可以有效地纠正糖尿病患者聚醇代谢通路和微血管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恢复神经传导速度、防止视网膜组织中的蛋白异常渗透、减轻肾小球小动脉的扩张,使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中药抑制醛糖还原酶的化合物多集中在黄酮类上,如槲皮素,水飞蓟素,葛根素,橙皮苷,半夏块茎中的黄酮C一苷等。此外黄芪,甘草,龙胆草,黄芩苷,黄连素等均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1.1.3果糖一1,6一二磷酸酶抑制剂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原产生明显增多。研究表明,果糖一1,6一二磷酸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肝糖原生成,并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苦瓜提取物具有抑制果糖一l,6一二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这是苦瓜提取物所具有的降血糖作用中的一个机理。 1.1.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仅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键介质,有研究表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产生,从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生成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葱属植物中的新螺甾皂苷,新甾体皂苷可以显著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猪苓多糖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使胰岛素分泌得以改善。 1.2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如苦瓜,有学者研究了口服给予苦瓜汁对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和表达的作用,表明苦瓜汁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肝脏细胞色素(CYP)异构酶产生多种影响。最显著的作用是对CYPIAl、CYP281、CYP2E1的改变起到反转作用,这与有关胰岛素作用的报道一致。苦瓜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变酮体和脂肪酸的代谢有关,与胰岛素作用机理一致。 1.3 可以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如葛根、柴胡、地黄、人参的醇提物对人血清白蛋白(HAS)非酶糖基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0%、43%、26%、30%;对晶状体蛋白的非酶糖基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物单体成分槲皮素和水飞蓟素也有较强的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抑制作用。 1.4可以改善血流变性如月见草油乳静脉滴注,空腹血糖下降显著,有效率78%,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总有效率分别为71%和86%,对全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有极显著下降,有望用于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 1.5 增加胰岛素数日或提高其亲和力,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如玉竹甲醇提取物和番石榴叶中的黄酮苷主要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达到降血糖作用的。 1.6 改善微循环有些中药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及周围组织靶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改善微循环来起到降糖作用。如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微循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1.7增加β细胞分泌功能,提高机体胰岛素水平复方降糖宁(黄芪、黄精、白术、山药、葛根等)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正常家兔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其降糖机制在于促β细胞再生和修复,提高其对葡萄糖的反应性,促进被损伤的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另外,南瓜多糖颗粒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1.8 减少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芪药消渴胶囊(黄芪、山茱萸、生地黄、桃仁、大黄、水蛭等)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病理结果显示对损伤的β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提高肝糖原含量,降低血中乳酸含量,其作用机制是抑制ɑ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中药大黄也有类似的作用。 1.9 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纠正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中药复方金氏降糖片(生黄芪、金银花、黄连等)可使高血糖大鼠肝匀浆丙二醛水平下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比值升高,说明该药不仅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还可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消渴灵(柴胡、丹参、女贞子、人参、葛根等)能使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血中胆固醇降低,升高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说明消渴灵具有良好的纠正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2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 2.1 人参人参作为消渴药在祖国医药典籍中早有记载。研究证明人参多糖是其主要降糖活性成分,有学者分离到21种人参多糖,即panaxanA—panaxanU。 2.2 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降压、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由内蒙黄芪根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多糖组分(Aps—G),具有双向性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与生地黄、玄参、麦冬等配合应用。 2.3 黄精其成分具有抗脂肪肝、降血糖、降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黄精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同时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肝脏中cAMP的含量。 2.4 构杞其多糖成分对糖尿病小鼠的胰岛p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有免疫调节治疗效应。 2.5 葛根葛根中可能存在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剂成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治疗作用。 2.6 黄连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并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能够显著增强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黄连素能升高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肝糖原含量。 2.7 苦瓜苦瓜醇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增加正常小鼠的肝糖元含量,增强正常小鼠胰岛B细胞的功能,改善糖耐量,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含量。 2.8 高山红景天其多糖能降低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和血总脂,且1次皮下注射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为胰岛素的1/2。 2.9 其他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桑白皮、桑椹、天花粉、五倍子、知母等,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有降血糖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无论是单味中药筛选、复方研究、还是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以及中药治疗的机理研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即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不单纯是降糖,重在调理人体全面机能,整体恢复血管弹性,增加心、肝、肾、视网膜等组织营养性血流量。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总原则是以滋阴清热、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可以把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不仅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整体调节以解除患者临床症状,防治多种慢性并发症,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 目前,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虽已显示了一定的优势,但对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机制的研究还很滞后。作者认为今后中药的研究应放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而不仅仅以降血糖为惟一标准。尽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和研究,以求得更高水平研究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方法。总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进行防治糖尿病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前景广阔。应充分发挥中药自身的优势,建立现代理论体系,完善检测手段,提高生产工艺,实现剂型国际化,筛选具有多种降糖机制的中药及制剂,为人类造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