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蚂蚁别名蚍蜉、玄驹,是蚁科昆虫黑蚁Formica fusca的全虫。早在三干多年前我国《周礼·天官》和《礼记·内则》就有记载:“醢(即蚁酱)以供天子馈食”。后在唐、明、清各代本草都有详细记载。近代,不少医药工作者对其
蚂蚁别名蚍蜉、玄驹,是蚁科昆虫黑蚁Formica fusca的全虫。早在三干多年前我国《周礼·天官》和《礼记·内则》就有记载:“醢(即蚁酱)以供天子馈食”。后在唐、明、清各代本草都有详细记载。近代,不少医药工作者对其成分和药理作过较系统的研究,认为蚂蚁含有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蚁醛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静、镇痛、平喘、解痉、保肝护肝、双向调节免疫、延缓衰老、增强性功能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神经衰弱以及虚损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对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加强,蚂蚁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在多科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概述如下。
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际上尚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世界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蚂蚁是我国近年来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病的一种有效药物。蚂蚁有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兴奋细胞免疫提高巨噬细胞功能,并具有。肾上腺皮质样作用和各种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对患者关节肿胀、晨僵、血沉有明显治疗作用,能使炎症有所控制。符罗生等用蚂蚁为主药,配以祛风,活血,除湿及补气药物组成蚂蚁通痹灵,根据关节寒、热、痛情况随证加减。治疗初期用汤剂,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10~ 20剂后缓解,巩固阶段用散剂或酒浸剂(蚂蚁500g,余药2~4剂量),2~3个月为1疗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治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服药时间最长 15个月,最短20天。
吴志成等报道,以拟黑多刺蚁为君药(50%~70%),佐以祛风除湿和补肝健脾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00例,成人每日15g,儿童酌减,连用3~6个月。治疗结果:治愈1100例(1l%),显效5000例(50%),有效3900例(39%)。
宋振国等用拟黑多刺蚁67%,露蜂房15%,黄芪15%,当归3%,粉碎灭菌后制成散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每服5g,每日3次,如原服有激素类药物时逐日减少用量,直至停药。治疗77例,临床治愈22例,显效41例,有效 13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8.7%。
聂志伟等报道,用广西产大黑蚂蚁制剂玄驹珍丸(蚂蚁干燥粉末,加蜂蜜为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以五痹丸为对照组,进行双盲对比治疗。结果玄驹珍丸治疗总有效率为90.1%(P>0.05),近期缓解疗效明显优于五痹丸(P >0.叭),患者关节肿痛、晨僵等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并消失。血中IgG、IgA、IgM以及补体CH明显下降,淋巴细胞转化率 (CTR)明显增高,血沉下降曲线明显,类风湿因子(RF)转阴率74.3%。
哈尼开等用蚂蚁胶囊内服,配合蚁穴蒸浴外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使患者关节肿胀消失,全身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郭骏骐报道,用五子蚂蚁精,每次15mL,每日早晚各服1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结果临床缓解20例,显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
周嘉陵用蚂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4例,另设对照组27例,治疗后患者体征及血检值有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乏力、出汗等症状改善。
2治疗肩周炎
药理实验表明,动物口服蚂蚁粉有较好的抗炎和显著的镇痛作用,对关节的原发和继发病变有一定防治作用。李汉俊用蚂蚁11份,全虫1份,蜈蚣1份,白花蛇1份,僵蚕 1.5份,炮山甲1.5份,露蜂房1.5份,地龙1.5份,土鳖虫 1.5份,乌梢蛇1.5份制成蚂蚁风湿消胶囊,每次4粒(2g),1日3次内服,同时另将以上细末适量用酒调外敷患部疼痛处,日换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l~2个疗程。共治疗 86例,结果痊愈66例,显效1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 98.8%。
3治疗强直性脊椎炎
吴志成用蚂蚁类风湿灵系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余万例,总有效率达90%。脊柱已形成骨化,生活不能自理者,重新行走和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不下5000人。
4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严试用复方蚂蚁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药物组成及治法:蚂蚁100g,秦皮 100g,革藓50g,六轴子30g,川芎30g,赤芍30g,桂枝20g,甘草10g。研为细末,加薄荷油2~5mL,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治疗结果:显效35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l%。
5治疗乙型肝炎
蚂蚁制剂能恢复和提高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对抗四氯化碳升高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防止肝细胞脂肪变的作用,因而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谢党恩等用天山大黑蚂蚁15%,黄芪煎膏15%,蜂巢脾膏15%等制成天蚁芪颗粒,治疗乙型肝炎37例,并与对照组37例传统保肝疗法相比较,结果1月后急性乙肝患者恢复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60%,3月后慢性肝炎分别为81.8%、55%,肝炎后肝硬化分别为50%、10%。治疗组在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等的恢复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