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实验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动物模型的应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仍有部分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重视实验研究,这极不利于加快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现代化,促进中医走向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谈谈实验动物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等问题。
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仍有部分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重视实验研究,这极不利于加快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现代化,促进中医走向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谈谈实验动物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等问题。
1 中医药研究开展动物实验和应用动物模型的意义
中医药研究开展动物实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替代人体,预测中药毒副作用,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造成的危害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毒副作用的记载并不少见,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全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究竟哪些药物有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药物发生毒副反应后如何救治?这些方面还缺乏比较精确的认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试验,临床上一些疾病的研究也不能在人体上进行,因为医学的宗旨是为人类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动物实验,用动物作为人类的“替代者”,可以在人为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观察和研究,甚至为了研究需要,可以损伤动物组织、器官或处死动物。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比较可靠地证实治疗效果人类疾病的转归除药物治疗外还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环境、精神情绪、饮食劳逸等,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疾病好转或恶化。临床上还可见到由于患者产生强烈的治愈欲求,对接受治疗产生良好的疗效愿望,心理上产生一种有效偏因,从而出现治疗有效的反应,即所谓的“假阳性”现象;反之,临床上也常见到患者的治疗中因饮食起居不慎或受到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恶化。这些都会造成医生在治疗疾病中产生错误的疗效判断。所以要比较可靠地评论药物在治疗效果就需要在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进行。但是由于人类的高度复杂性,在多数情况下很难严格控制,而对于动物来说则较容易严格控制。
验证和发展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提供实验科学依据中医学产生于自然哲学时期,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整体综合观察方法,在不干扰原有生理病理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度概括的医学理论。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实验和其它科学手段,造成中医理论难以深入地提示更为具体的规律,出现一些笼统、抽象、模糊的概念,使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笼统、抽象、模糊的理论结合起来。动物实验可以使人的认识深入到直接观察难以达到的物质内部或更深的层次,提示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确切的规律,尤其是当需要从组织形态学角度来观察时,就更需要借助动物实验。如经络实质的研究、穴位结构的研究、中医理论“肺主通调水道”、“肾主骨生髓”、“脾主运化”等实验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不仅可以为验证中医理论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发展中医理论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2中医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不同于一般动物,是经过人工定向培育、对其所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实验研究,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而各种实验动物又有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征,因而不能随便选一种动物进行某项实验研究。事实上,每项科学研究都有其最适合的实验动物,如果选择得当,则可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实验结果,否则,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实验动物的选择至关重要,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用与人结构、功能、代谢及疾病相似的实验动物
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因此,应选择那些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一般来说,实验动物进化层次愈高,其结构、功能愈复杂,反应也愈接近人类。如猴、猩猩、狒狒等灵长类动物,是最类似于人的实验动物,它们是研究人类脊髓灰质炎、痢疾、肝炎、麻疹等疾病的理想动物,但这些动物价格昂贵,不易获得,饲养管理较困难。近几年发现一种小型非灵长类动物树朐,体重仅120~250g,大体解剖和生理功能与其它灵长类动物相似,在肝炎、睡眠生理、人疱疹病毒等方面研究有重要用途。
选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医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 题,就是怎样使动物实验的结果准确可靠.得出正确结论,为临床实践服务。因此,要尽量选用经严格质量控制而培育的标准化实验动物,这样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便于进行国际间学术交流。例如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选用经遗传学控制而培育的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等;或选用经微生物学控制而培育的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等。
选用存在某些特殊反应、对刺激敏感的实验动物
不同种系实验动物对同一因素的反应虽然往往是相似的,即有它共性的一面,但也往往会出现某些特殊反应的情况,有它的特殊性,实验研究中常要选用那些对实验因素最敏感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因此不同实验动物存在的某些特殊反应在选择实验动物时更为重要。如家兔对体温变化十分灵敏,适宜发热、解热等研究;大鼠垂体 -肾上腺功能发达,适宜作应激反应、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实验研究;豚鼠易于致敏,适宜作过敏实验研究。其它实验动物也存在不同的特殊反应,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选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实验动物有些疾病的病因不仅对人而且对动物也造成相似的疾病。由此可提供研究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的良好动物模型。如猴对痢疾杆菌敏感,其临床过程、病理变化等与人类似,用猴研究痢疾是最好的实验动物。
选用易获得、经济实用的实验动物 有些实验动物在某项研究中可能非常重要,但往往由于来源困难、价格昂贵,或者饲养管理难度大,难以大量推广应用。实验动物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许多啮齿类实验动物,由于体小,繁殖周期短,饲养管理容易,在生物医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如小鼠、大鼠是医学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实验动物。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应选用来源广泛、最易获得、最经济实用的动物。
3 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及应用动物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以中医的理、法、方、药贯穿始终。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研究均应遵循这一原则。要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按中医理论严格辨证(包括辨病与辨证结合),以中医学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为主进行治疗、处理。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从中医临床出发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防病治病,增强体质;动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防治人类疾病。这一点在中医动物实验研究中尤其突出。因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她直接来自临床实践,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并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的学术体系。临床医学既是中医学的基础,又是中医学的精华,其中蕴藏着学术价值极高的科研素材,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也是从临床入手。
中医动物实验研究应突出中医治疗原则随着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被运用到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中药的研究中,这也是中医学动物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动物实验研究中的治疗应遵循中医学治疗原则,主要采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中医动物模型不能照搬西医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分为生理模型和病理模型,从中医角度来看,无证候的动物模型为生理模型,但通常动物模型均指病理模型,即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医动物模型有其独特性,能真正反映中医“证”的特点的动物模型,就是较为成功的动物模型。中医动物模型的复制应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体现中医特色,不能单纯把西医疾病模型当成中医证的模型,中医的证候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疾病的症状,临床上常可以看到同一种西医疾病,中医可能诊断为多种证候,而对不同的西医疾病,中医也可能诊治方法完全相同,所以要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不能完全照搬西医动物模型,应根据中医特点,复制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动物模型,但这并不排除运用西医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实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已建立中医动物模型150余种,这仅仅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只有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借用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方法,才能使中医药逐渐发扬光大,逐步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黄文华 马居里 韩 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