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四逆汤作用研究新进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对《伤寒论》中名方人参四逆汤(由人参、附子、甘草、干姜组成)进行了有效组分和协同成分药理研究,证实了人参四逆汤的抗休克、强心及其配伍的作用机理。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对《伤寒论》中名方人参四逆汤(由人参、附子、甘草、干姜组成)进行了有效组分和协同成分药理研究,证实了人参四逆汤的抗休克、强心及其配伍的作用机理。
人参四逆汤对休克的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心衰模型,通过腹腔注射人参四逆汤各种提取组分,证明人参四逆汤经各种溶剂分步提取得到的中性Et2O部分(以下称l号)可明显拮抗心得安及异博定所致小鼠心率减慢,对心衰模型动物心率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又对人参四逆汤各种提取组分和附子F-8组分、干姜G-组分,及F-8+G-8等十几个样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及戊巴比妥钠致心源性休克犬进行观察。结果证明,人参四逆汤各组分可明显延长失血性休克大鼠生存时间,使心率、血压明显恢复;同时可降低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表现出较好的抗休克作用。同时发现,F-8组分和G-8组分单独给药无抗休克作用。
研究人员给心源性休克犬静脉注射F-8+G一8(10克生药/千克),可明显改善血液黏度,使全血比黏度高、中、低切值及血浆比黏度降低,血沉下降,减少血细胞聚集程度,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状态的恢复。
通过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观察,表明F-8+G一8(10克生药/千克)可明显增大小鼠耳廓血管管径,增加微血管交叉点数,使血流速度有增加的趋势,认为人参四逆汤可改善机体微循环。给予心源性休克犬静脉注射1号(3克生药/千克),可明显降低血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还可降低血中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氯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而F-8+G-8除可使心源性休克犬上述指标发生变化外,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畅质状态。
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出,1号可使心源性休克犬脑组织细胞由于缺血、缺氧所致的线粒体空化肿胀、神经细胞不规则及心脏组织细胞核不规则、线粒体增生、肌节缩短、糖原增多等病理改变得到恢复,提高组织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人参四逆汤强心作用
在离体器官灌流模型的标本上,研究人员发现人参四逆汤中有效成分附子苷可导致心肌的收缩能力增加,产生正性肌力的效应。在研究附子苷对豚鼠离体心功能的影响时发现,附子苷高、低剂量组可使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P<0.01),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较长、量效关系较明显的特点。特别是仅收缩压增加而舒张压不变,可表现为脉压差增大,对休克状态下的微循环灌注更为有利。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单次大剂量应用附子苷(5微克/毫升),可使钙电流幅值明显增加(P<0.01)。附子苷通过钙通道,使细胞外Ca2+离子流入细胞内,并使心室肌细胞产生生理学效应。此外,还可激活心室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这一结果可以解释小剂量的附子苷可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速率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肌收缩力的增加。
甘草配附子的科学内涵
研究人员比较研究了生甘草、炙甘草、干姜、甘草酸、甘草黄酮分别与附子共煎液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残留量。结果发现,生甘草、炙甘草、干姜、甘草酸、甘草黄酮均能减少共煎液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残留量,以甘草酸共煎液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残留量为最低。用ESI/MSn分析甘草酸和附子共煎液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产物发现,甘草酸可明显的影响附子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水解产物,有甘草酸存在,双酯型二萜生物碱仅产生有活性的苯甲酰类和醇胺类二萜生物碱,不继续水解产生酮胺类碱。揭示了甘草中的甘草酸影响附子剧毒性成分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的进程和产物的规律,从而表明甘草减除附子毒性的物质基础,说明中医关于“附子无甘草不缓”论述的科学内涵。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徐雅娟 徐慧波 徐东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