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腰突症术后腰痛有良效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术中损伤已越来越少,而术后粘连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减轻术后粘连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的关键,尽管医家采取了很多办法来预防,但仍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术中损伤已越来越少,而术后粘连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减轻术后粘连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的关键,尽管医家采取了很多办法来预防,但仍难避免。粘连所致的腰腿痛主要是由于硬膜囊神经根或脊神经后支受瘢痕组织挤压、牵张而引起的病理变化。据悉,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的宫艳华医师1996~2000年先后在意大利拉维那市中心医院及也门萨那共和国医院工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采用中医传统的温针灸疗法治疗52例,并针对该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8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选择52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取穴,根据术后患者腰痛部位,取压痛最明显处为治疗点,即阿是穴。另取华佗夹脊穴,根据术前CT诊断、在病损部位取相应夹脊穴,遵循以阿是穴为主,夹脊穴为辅的取穴原则。取穴多少依病情而定,一般腰部取3~5穴,下肢取委中穴。操作方法: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30号9~15cm(1cm=0.33寸)毫针,用夹持进针法直刺9~12cm,提插捻转施用泻法,令其得气,即酸麻沉胀感。进针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然后取艾条1根(艾条要选择艾绒较细,卷曲结实,卷纸易于燃烧者)截成2.0~3.0cm,用止血钳将艾条中央穿1小孔,插在针柄上点燃,艾条距离皮肤3.0cm左右为宜。当艾柱点燃后,患者会有很强的灼热感,这时要特别注意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垫在皮肤上作隔热处理,待艾条燃尽为止,每穴一壮。委中穴直刺1.5~3.0cm,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隔双日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后拔火罐,留罐10分钟,治疗1次/天,20次为1疗程。经1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52例患者中,优35例,良12例,差5例,总有效率90.3%(47/5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属中医学“腰痛”范畴,辨证为皮肉筋骨损伤,瘀血寒湿阻滞,经脉不通则痛。据此,宫艳华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体会到,对该病,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取腰部阿是穴、夹脊穴针刺,以达通其气血,调其经脉,通络止痛的目的。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的作用。在针刺同时施用灸法,治疗时患者感到腰部灼热感极强,这种热感传导扩散到肌肉组织当中,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温针灸集针刺、药物渗透、物理疗法于一体,通过经络、腧穴直达病所,消除肿胀,松解神经根的粘连,解除局部痉挛状态,软化瘢痕,消除或减轻疼痛。此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印证了如上的治法确有良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