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热力学理论联姻中医药研究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中药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不懈斗争的经验总结,热力学是源于西方的物理化学学科,这两者一古一今、一洋一中,分属两大学科门类。乍看起来,两者毫无关联,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中医药学与热力学“貌离神合”、“
    中药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不懈斗争的经验总结,热力学是源于西方的物理化学学科,这两者一古一今、一洋一中,分属两大学科门类。乍看起来,两者毫无关联,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中医药学与热力学“貌离神合”、“灵犀相通”,两者无论在思维方式方面,还是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手法,都有着广泛的共性和相通之处。日前,在“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上,解放军三O二医院药物研究中心肖小河教授提出了中医药热力学观,为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医药特别是中药药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将为进一步阐明中医治法治则、复方配伍规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品质药效评价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体系。 与中医药学灵犀相通的现代学科 ----热力学 肖小河介绍,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的一门学科,归属于物理化学学科。其中的化学热力学、生物热力学一直是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今物理化学中发展最活跃的领域。 热力学又称热动力学,起源于1824年卡诺(Camot)对热机效率的研究,当时的热力学研究仅研究热与机械功之间的相互转换。随着电能、化学能、生物能以及其他形式能量的发现和应用,热力学发展成为研究热与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规律的一门学科。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化学现象以及和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中的应用,称为化学热力学;相应地,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在生命现象以及和生命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中的应用,则称为生物热力学,或生物热力学。 热力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两个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亦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主要研究热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守恒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是研究热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方向和限度的规律。 上世纪七十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通过对复杂系统演化过程的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指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通过涨落可以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热力学基本理论,为人们研究包括化学现象和生命现象在内的各种生物、自然和社会的复杂体系,提供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肖小河认为,简单来说,热力学就是采用宏观的研究方法,即主要依据系统的初态、终态及过程进行的外部条件 (均是可以测量的宏观物理量)对系统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而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过程进行的机理。 热力学可根据人类实践经验并借助数学知识,用逻辑推理方法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热力学规律,其结论绝对可靠;但正因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所以不能对热力学规律做出微观说明。换句话说,热力学只能告诉人们,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规律,而不能回答为什么具有这样的规律;热力学只能告诉人们,在某种条件下,变化是否能够发生,若能发生,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能告诉人们变化的速率及变化所经过的历程。 肖小河指出,热力学的上述特点和中医药学特别关注机体的状态表现及其系统的平衡或有序性,以机体变化的状态表现作为参照系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有相通之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