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16世纪著名的药用植物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学习界李时珍是堪与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大师并驾齐驱的巨人。莫斯科大学大厦走廊里镶嵌着李时珍的大理石雕像,是历史的见证。他步人世界科技文明之林,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为中华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l《本草纲目》记载梵语香药的贡献
《本草纲目》记载梵语释名香药有65种。考查佛经《金光明经》《涅槃经》《法华经》《圆觉经》等,记载了各种梵语香药之名。经考证我国敦煌出土残部P3230,就记载佛家梵药32个品种,广泛流传于敦煌民间,《本草纲目》均有记载,同时梵文香药的应用表明,过去是皇宫贵族必备的特色品之一,亦是现代医药科技研究的专利课题。现代研究表明,许多梵香药有效成分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特别是对非典、爱滋病、癌病及疑难杂证有独特疗效。其药食俱佳的特点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在色、音、香、味、触、法的受用,是任何西药都无法代替的。有形梵香药的广泛应用已深深扎根于民间的衣、食、住、行之中,并在佛经运用中得到发展。
2《本草纲目》中梵药的记载
梵语亦梵药,为同药异名,本草中记载梵药名植物类有36种。如(草部条)茅香《金光明经》称温户罗。川芎《金光明经》称阁莫迦草蔻《金光明经》称苏乞迷罗。香附子《金光明经》称月萃哆。郁金香佛书称荼矩摩。霍香《金光明经》称钵恒罗香。《楞严经》称兜娄婆香。《法华经》称摩罗跋香。《涅粲经》称迦算香。白及梵书称罔达罗喝悉多。甘松梵语称苦弥哆。仙茅梵语称阿输乾陀。小茴香梵语称叶婆你。木香《金光明经》称矩陀香。诃子梵语称天王主持来也。(谷部条)麦子梵书称迦师错。山奈梵语称频婆。核桃梵语称播罗师。余甘子梵语称庵摩勒。波罗蜜梵语称曩伽果。从生果梵语称婆罗得。香盖梵语称庵摩罗、摩罗迦果。(木部条)合欢花《金光明经》称尸利洒树。木棉树梵书称腅婆。檀香佛经称旃檀。阿魏梵书称央匮。冰片梵语称蝎琵罗香。沉香《金光明经》恶揭噜。梵书称阿迦卢香。白胶香林语萨。乳香佛书称多迦罗香,又称天泽香。杜噜香。安息香佛书称掘具罗香。《金光明经》称窭罗婆香。苏合香梵书称咄噜瑟剑。栀子花《金光明经》称詹卜。榱香梵书称兜娄婆香。琥珀梵书称阿湿摩揭婆。(莱部条)苜蓿《金光明经》称塞鼻力迦。(果部条)李梵语称居陵迦。栗梵书称笃迦。(木部条)抑木梵语称尼俱律陀木。(金、石条)金梵书称苏伐罗。银梵书称阿路巴。动物类有25种如(鳞部条);龙梵语称那伽。蛟梵书称毗罗,喜鹊佛书刍尼。鹦鹉梵语称臊陀。鹰梵书称嘶那夜。孔雀梵语称摩由逻。雕梵语称揭罗阁。梵语称阿黎耶。(兽部条)牛梵书称瞿摩帝。牛黄《金光明经》称瞿卢折娜。犀牛梵语称朅迦。马梵语称阿湿婆。狮子梵语称僧迦彼。鹿梵语称密利迦隶。麝梵语称莫诃婆迦。兔梵语称舍舍迦。百舌梵语称舍罗。鸽子梵称迦布德迦婆多迦邻提。猕猴梵语称摩斯咤。乳或酪佛书称醍醐。鸳鸯《涅粲经》称婆多迦邻提(介条部)玛瑙梵书称钵摆沙福罗。车渠书称摩罗迦隶。婆多迦邻提雁梵书称僧娑。鸡梵事称鸠七咤。雉梵语称迦频阁罗。在敦煌出土残部P3230记载佛家梵药有三十二品,与《本草纲目》梵语香药息息相关,如菖蒲、牛黄、苜宿、木香、雄黄、合欢花、白及、川芎、地骨皮、松脂、桂皮、香附子、沉香、檀香、零陵香、公丁香、郁金香冰片、广木香、天竹黄、肉豆蔻、甘松香、藿香、茅根香、赤石脂、艾香、安息香、芥子、马芹、龙花顺、白胶香、青木香。可见梵语香药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占有重要位置,与人们生、老、病、死、苦密切相关,故梵语香药为今后的医药开发利用提供了确凿证据。
3梵语香药内服应用
3.1 除臭香身方 川芎、桂心、丁香、枣肉各适量,制成蜜丸,每丸
3.2七窍臭出方 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桂心、香附子、甘松香、当归、槟榔各适量,制密丸,每丸
3.3透体香身方 为《千金翼方》卷五所载的十香圆方与香身方等。十香圆方,即麝香,檀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甘草,松香,藿者,细辛,川芎,槟榔,豆蔻香各
3.4民间身验方 沉香、木香、丁香、没药、甘松、砂仁、官桂、白芷、细茶、香附、儿茶、白蔻、槟榔、人参、乳香、檀香、山奈、细辛、益智仁、当归、川芎、乌药、麝香、樟脑、薄荷、甘草,取甘草汁熬成膏状,炼蜜加甘草膏将药末制威丸剂,每丸
3.5食物佐料应用 梵香药是食物佐料使用最多的一种,民以食为天,其数量最大,有针对选择性应用,如山楂、公丁香、肉蔻、甘松、白芷、陈皮、砂仁、川芎、当归、川椒、木香不可缺少的佐料,使用合理具有解毒除腥腻等作用,广泛用于食品,是食物中的色、香、味不可缺少的佐料,使用合理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中国膳食中佐料香药的运用,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及认可。
4梵香药体外香法应用
4.1香佩法 制成布袋而成香囊,佩戴身上,依靠香药功效气味,对人体黏膜皮肤产生刺激吸收,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故香药外用有芳香辟秽、祛邪除臭、清热解毒、消肿散风、止痒、醒脑、安神定志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孤臭、瘟疫、风疹、邪毒、小儿疳积、久痢、口疮等证。例如民间的治狐臭外用方:木香、枫香、薰陆香、丁香、起石、陈皮、白矾(烧灰)各等分为细末,加入适量石灰和匀,以棉囊药卷大小适中,用于腋下,每日换之,5—7 d腋臭可愈,与《千金翼方》卷五所载“石灰散方”较相同。民间“防感香囊方”:生苍术、石菖蒲、西芎、山奈、甘松、樟脑、冰片、丁香各等份,研末,装入布袋,每袋lO g,挂于胸前,可预防感冒,具健脾利湿,醒脑调和营卫等功效,可用于预防非典及艾滋病。民间中“健脾香囊方”:山奈
4·2香衣法 此法载于《千金翼方》是指含芳香和香料盛于绢袋箱里及夹在衣物中,存放一段时间,从而身上能散发清香气味而达香身健美目的,本法的作用机理及主治功效与香佩法基本相同,已被现代化装用品所取代。
4·3香浴法 是~外治法,借助热力与药性起双项调节作用,能促进腠理疏通,气血流畅及药物的吸收,起到芳香化湿、散寒除湿止痛、解毒消肿、祛风止痒、清热祛暑、香身爽体、洁身除臭之效,以提高肌体免疫力,改善局部营养和全身机能,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养身之法。它与温泉的保健作用是异曲同工。
总之,《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梵香药应用已渗透各个领域之中,是中国医药行业是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在2003年上半年,我国在抗非典时期,使用了不少安宫牛黄丸及其它香药,其在医疗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防作用。同时香药对爱滋病方面应用有提高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病毒方面的作用。它的优势突出表现在药源丰富,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少,疗效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从传统中药秘芨方里寻找新的抗HTv药物或开展化合物的开发研究,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其价格低廉,加用SH制剂比单独西药疗法的病毒载量下降到约十分之一,更显示出香药的强大生命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