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豆科甘草属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国老(《名医别录》),在传统中医药中被称为“百草之王”,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商品甘草的原植物除《中国药典》规定的乌拉尔甘草Glyc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Bat、光果甘草G.glabra L.外,在部分地区的甘草商 品中还有同属植物黄甘草G.errycarpa P.Q.Li、粗毛甘草G.aspera Pall.和云南甘草G.yrnnartertsis Chen~ f.et.。在以上我国六种药用甘草中,国内对粗毛甘草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选取与我国粗毛甘草的主产区(新疆)临近的吉尔吉斯斯坦为样品采集地.
对吉尔吉斯斯坦地产粗毛甘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我国野生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实验材料及仪器
1.1材料
1.1.1药材药材样品由甘肃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并经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生药教研室老师进行鉴定。
1.1.2试剂
水合氯醛、稀甘油、氯仿、甲醇、乙醇、冰醋酸、浓硫酸、5%氢氧化钠、乙酸乙酯、乙醚、正丁醇、色谱甲醇、色谱乙腈、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甘草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仪器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子称(JY4001)、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HHSll2)、药筛、紫外灯、显微镜(HK2-F-GS)、超声波振荡器(KQ-250TDB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茂福式电阻炉(RJM-28一lO)、高效液相色谱仪(sP8810)、SP200检测器、SP4600数据处理仪(美国光谱物理公司)。
2实验方法
2.1性状鉴定
根据药材性状特征进行鉴定和描述。
2.2显微鉴定从组织切片和粉末两方面进行比较。组织切片:将药材按徒手切片方法制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图;粉末制片:将药材捣碎过80目筛,取粉末用水合氯醛和蒸馏水分别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粉末特征图。
2.3理化鉴定
2.3.1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成分的测定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成分的测定。
2.3.2 HPLC色谱法测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色谱条件和测定方法均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有效成分测定方法。
3实验结果
3.1吉尔吉斯斯士日地理环境概况
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北、西、南面分别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南部与中国新疆为邻。境内多山,全境海拔在500 m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的领土在海拔1 500 m以上,三分之一的地区在海拔3 000~4 000 m之间。这种高山地形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吉尔吉斯斯坦动植物品种繁多,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有1 000多种,其中就有药用植物甘草,而野生粗毛甘草为其主要品种。
3.2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的生药学特征
3·2-1药材性状根和根茎呈圆柱形,均较细,直径在0.5~0.9 cm之间,较我国粗毛甘草稍粗-外皮呈淡黄褐色至灰褐色,疏松易落,有的有明显牙痕;断面内层显红褐色,无粉性;气微,味微甜而后苦。
3.2.2显微特征
3.2.2.1组织切片特征木栓层为数列不规则细胞,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以韧皮部中居多,其中韧皮部纤维束分布较规则,常两束相对排列,韧皮部纤维束排列层数较我国粗毛甘草多;束间形成层明显;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排列;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初生射线较窄。
3.2.2.2粉末特征粉末淡黄棕色,纤维成束,有的形成晶鞘纤维,直径8~20 I.zm,木纤维末端可见乳突状分枝;草酸钙方晶较多见;具缘纹孔导管多见,直径至30~120μm;淀粉粒单粒,呈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脐点点状或短缝状;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棕色。
3.3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的质量研究
3.3.1 水分测定 通过测定得知,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样品含水量低于《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的最高水分含量(12.O%),见表1。
3.3.2样品总灰分和酸不溶性成分测定,见表2。
表2野生粗毛甘草总灰分和酸不溶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3.3.3质量评价
3.3.3.1方法以甘草酸、甘草苷为评价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中国药典》的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和我国甘草主产区(内蒙、新疆、甘肃)的野生乌拉尔甘草进行测定、分析。
3.3.3.2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3甘草酸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4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5甘草苷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6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高效液相色谱图
3.3.3.3结果按外标两点法,以干燥品计算样品中甘草酸、甘草苷的百分含量见表3。
表3野生粗毛甘草与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百分含量比较
4分析与讨论
综上分析研究发现,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与我国新疆所产野生粗毛甘草虽大体相似,但个别部分还是存在差异;其水分、灰分、酸不溶性成分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而所含有效成分与我国主流品种乌拉尔甘草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由此可见,吉尔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所产的非药典规定甘草品种是否有类似优良的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是为我国甘草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思路,为甘草品质的科学评价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