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抗肝炎药双环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李和平 时间:2007-03-12 15:03:11
  • 核心提示: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张纯贞、刘耕陶等人领导课题组完成的《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急需安全、有效的治疗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张纯贞、刘耕陶等人领导课
    题组完成的《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急需安全、有效的
    治疗新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双环醇研究组在国家“七五”、“八五”
    和“九五”三个攻关项目基金支持下,历时15年成功研制出新一代具有我国自主
    知识产权的抗肝炎新药双环醇。该药化学结构新颖,达到了预期的在改善生物利
    用度的同时提高抗肝炎疗效、毒副作用小的目标,且合成工艺适于工业生产,所
    用原料均为国产,生产成本较低,无污染。该药已获得美国等15个国家和台湾地
    区的物质发明专利。
      实验室研究表明,该药主要通过下调肝及T淋巴细胞与炎症有关信号因子基
    因的表达(Fas/FasL、γ-干扰素及TNF-α-mRNA)修复受损伤的线粒体,从而防
    止肝细胞凋亡,并能诱导肝癌细胞分化,预防致癌物诱发的肝癌。
      临床I、II、III期和Ⅳ期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和慢性HBV患者口服双
    环醇吸收良好,无明显副作用;双环醇对慢性HBV患者有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作用,复常率约为50%,停药3个月后仍保持稳定,且
    患者肝组织病理形态损伤减轻,未见明显副反应;双环醇对治疗前ALT>200单位/
    升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乙型肝炎病毒血清转换率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联
    苯双酯(P<0.05),对丙型肝炎亦有较好疗效。
      目前,该药已实现产业化,产生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药1999年以3000
    万元转让给北京协和药厂独家生产,2001年获新药证书,2004年获正式生产批件,
    四年销售累计收入超过两亿元,远销乌克兰等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