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炮制后供中药配方,中医临床治病,防病的药物。中药大多数来源于植物。由于植物器官。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的饮片往往外表形态,颜色相似,不易区分,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以至于时常出现混用现象。如不引起重视,将影响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许多易混淆饮片,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1当归与独活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根的切片。饮片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外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黄白色,形成层环黄棕色,明显。质柔韧。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根的切片。饮片呈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切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2粉葛与天花粉
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根的切片。饮片呈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厚片,大小不一,外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体重、质硬、富粉性。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气微,味微甜。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根的切片。饮片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厚片,外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质坚实,横切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气微,味微苦。
3土茯苓与菝葜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根茎的切片。饮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片。外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根茎的切片。饮片呈不规则厚片。外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切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边缘不整齐,质硬,折断时有粉末飞扬。气微,味微苦、涩。
4茜草与首乌藤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根及根茎的切片。饮片呈不规则的厚片或段。外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切面皮部狭呈紫红色,木部宽广呈淡黄红色,导管孔多数。质脆、易断。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首乌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藤茎的切片。饮片呈细圆柱形段。外表面紫红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侧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切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导管孔明显,中央髓部类白色,疏松、质脆、易断。气微,味微苦涩。
5牡丹皮与白鲜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根皮的切片。饮片呈筒状或半筒状薄片。外表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切面粉红色。质硬而脆。粉性、气芬香、味微苦而涩。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根皮的切片。饮片呈卷筒状厚片。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可见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切面乳白色、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质脆。有羊膻气,味微苦。
6地骨皮与五加皮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根皮的切片。饮片呈筒状或槽状的段。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呈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切面外层黄棕色,内呈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根皮的切片。饮片呈不规则卷筒状段。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切面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7小结
以上药物在使用时,应认真鉴别和区分,严禁混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准确及安全有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