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鉴别新法 > 正文
  • 竹黄混淆品——菌竹黄

  •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时间:2008-05-15 15:50:25
  • 核心提示: [来源]  肉座菌科(HxPocreaceae)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的子座。  [性状]  不规则长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长15~30mm,宽10~20mm;表面粉白至浅棕色,平滑或有横裂纹;肉质或渐变为木栓质,内有一条细竹秆或竹叶柄
     [来源]

      肉座菌科(HxPocreaceae)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的子座。

      [性状]

      不规则长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长15~30mm,宽10~20mm;表面粉白至浅棕色,平滑或有横裂纹;肉质或渐变为木栓质,内有一条细竹秆或竹叶柄。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颜色与表面相同。无臭,味淡,嚼渣全为棕红色。以50%乙醇浸渍,浸出液显橙红色。

      [注]

      上述竹黄混淆品在某些文献中曾以“竹黄”为名。但两者来源不同,功用主治也不尽相同,不可混用,不应同名。为了避免混淆,今名之为菌竹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