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其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测定了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而且是采用包括甲醇一醋酸一水、乙腈一醋酸一水的不同流动相分别测定。本试验参照文献[2],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不经提取分离,利用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上述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简便可行、准确、快速的特点,减少了配制流动相的步骤和进样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满意效果。
1仪器与试药
岛津LC-IO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IOAvp紫外可见检测器;CLSS-VP色谱工作站;CTO-IOASvp柱温箱;7725i手动进样器。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0212)、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 10715-200514)、连翘苷对照品(批号1 10821-200609)、汉黄芩素对照品(批号110514-200403)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双黄连口服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252医院药剂科提供,批号20070115、20070121、20070212。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磷酸为分析纯,水为三蒸水。
2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色谱柱:岛津VP-ODS c柱(
2.2溶液的制备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对照品适量,置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制成浓度为1.10、1.03、0.51、0.44 mg/mL的对照品母液。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双黄连口服液1.0 mL,置5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45 u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分别制备缺金银花、黄芩、连翘的阴性对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
2.3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绿原酸对照品母液0.20、o.40、0.75、1.50、3.O mL,黄芩苷对照品母液0.25、0.50、1.O、2.0、3.0mL,连翘苷对照品母液0.20、0.40、0.60、1.20、2.0汉黄芩素对照品母液0.15、o.25、0.50、1.0、2.0 IfIL,对应加入10 IIl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5个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为纵度标,分别以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绿原酸:Y=1.04×loX+1.40×10,R=0.999 6;黄芩苷:y=3.87×106X--I.26*104,,=0.999 9;连翘苷:Y=6.44×lOSX+1.74×10 ,R=0.9999;汉黄芩素:Y=6.30×IO~X+1.45×lOs,r=O.9999结果表明,绿原酸进样量在0.44~6.60 μg范围内,黄芩苷进样量在0.52~6.18μg范围内,连翘苷进样量在o.20~2.04μg范围内,汉黄芩素进样量在o.13~1.7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吸取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混合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绿原酸峰面积RSD:1.12%,黄芩苷峰面积RSD=O.86%,连翘苷峰面积RSD=O.72%汉黄芩素峰面积RSD=0.58%。结果表明,所选方法精密度良好。
2.5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O、2、4、6、8、10、12、24 h进样,测定样品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的峰面积,结果绿原酸RSD=l_74%,黄芩苷RSD=2.04%,连翘苷RSD=1.81%,汉黄芩素RSD=2.38%,表明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6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号5份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进样,记录峰面积,结果绿原酸RSD=1.48%,黄芩苷RSD=1.53%,连翘苷RSD=1.34%,汉黄芩素RSD=1.58%,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7阴性对照试验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按“2.
2.8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同一批号0.2 mL双黄连口服液4份于50 mL祠量瓶中,分别加入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对照品溶液适量,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45μ微孔滤膜过滤。按“2.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