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1中药产业竞争力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1中药产业竞争力含义 中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从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和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研究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部门[1]。从产业构成看,中药产
1中药产业竞争力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1中药产业竞争力含义
中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从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和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研究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部门[1]。从产业构成看,中药产业应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研究与开发。在中药产业的发展中,中药农业是基础,中药工业是主体,中药商业是纽带,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关键。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或者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从理论上讲,竞争力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因此所谓中药产业竞争力,即一国或地区的中药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2]。
1.2中药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从以上的定义来看,中药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相对优势、竞争主体的能力、对竞争主体的吸引力、竞争主体的收益能力或收益水平。
1.2.1相对优势主要包括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竞争力是竞争主体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投入要素方面的优势,也可能是竞争过程中的行为优势,也有可能是投入产出的效率(生产率)优势,还有可能是竞争主体所处的环境方面优势。
1.2.2竞争主体的能力竞争力是竞争主体某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可能是赢利能力,也可能是组织能力,还可能是销售能力等。
1.2.3对竞争主体的吸引力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发挥自己的能力,将自己能力变成实际收益的一个过程,也是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
1.2.4竞争主体的收益能力或收益水平从竞争结果来看,竞争力最终是要反映在其获得的收益的大小上,是一种获得收益的能力或水平。
2江苏省中药产业竞争力现状
2.1江苏省中药产业的竞争优势
2.1.1中药企业管理有显著改进,药品质量有较大提高1978年以来,通过企业整顿,全面推行中药生产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企业管理升级考核和主要中成药产品的试行许可证制度等,中药工业企业的各项工作普遍得到加强。再加上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和GMP在江苏省中药企业的实施,使得江苏省中药产品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2.1.2中医药人才优势江苏是全国的医药大省,医疗卫生单位颇具规模。中医药科研力量较强,不仅表现在医疗单位和省级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有全国一流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不断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培养各种人才。
2.1.3江苏省政府对中药产业的重视江苏省政府在很早就提出把医药产业作为江苏省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并且在江苏省医药产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把中药产业作为江苏医药产业的重点板块来发展,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另外,在江苏省医药产业“双倍增”发展计划中再次强调了中药产业在江苏省医药产业的地位,足见其对中药产业的重视。
2.1.4技术进步迅速目前汀苏省已拥有了一批可在中药产业推广的高新技术,如: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逆流提取技术、吸附分离纯化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灭菌技术,以及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指纹图谱方法等,这些均是中药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中急需应用的。
2.2江苏省中药产业的竞争劣势
2.2.1中药材资源不足 汀苏省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率高,中药资源种类多,但分布稀疏,资源蕴藏量少,属于中药资源小省。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发现的中药品种有1600多种,但数量都不是很多,很多品种都要从其他地区购入。
2.2.2标准规范不健全目前符合中药特色、并被国际社会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尚待建立,江苏省制定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以及巾成药的质量标准很不完善,尚不能反映中药产品的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
2.2.3竞争力强的企业少经过多年建设,江苏省中药企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产业水平仍然很低,这主要表现在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技术水平低、承受不起技术创新、缺乏市场竞争力、真正竞争力强的企业非常少。
2.2.4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江苏省中药产业由于企业规模等因素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还没有成为研究和投入的主体,产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并且存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严重脱节,一项新药研究成果的转让和产业化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
3江苏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
江苏省中药产业若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着力培育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3.1保护中药材资源,与中药材资源强省加强合作
江苏省虽然中药材品种较多,但蕴藏量较少,所以应该加强对现有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另外由于江苏省需要从其他地区购入药材,所以应加强同其他地区的合作,处理好与其他地区药材供应商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与其他地区进行药材栽培合作,共同开发新的药材品种。
3.2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加速中药工业发展
由于江苏省中药材品种多,再加上质量标准不统一,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逐步达到中药材的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对中药农业改造的同时,也要对中药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加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步伐,使我省巾药企业通过GMP认证,中成药向着高效、速效和服用、携带方便的现代中药制剂发展。
3.3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又能被世界所接受的标准体系
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需要,在现阶段中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参考现代医药研究的国际规范,吸收各国传统医药应用和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临床应用和生产操作等标准规范,并使之逐步发展为各国能接受的国际标准。
3.4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产品开发,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
通过利用江苏省中医药的人才优势,加强对中药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利用汀苏省现有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同时,江苏省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平台,促进技术进步,逐步满足国际中药技术标准,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攻开国际技术贸易壁垒,推动江苏省中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5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
产业的竞争最终要表现为产品的竞争,而品牌是产品竞争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而。因此江苏省应加大投入,进行自主研发,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无形资产流失;采取各种措施,树立自己的名牌,发挥中药经济的品牌效应。要重视国际知识产权研究,积极进行中药商标注册,加强对外宣传,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名牌战略,使江苏省更多的中药产品获取驰名商标,成为知名品牌,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3.6积极构造中药经济产业链
当前江苏省中药经济发展存在一个问题是企业规模小、分散化、产业集中度低。为培育中药经济竞争力,应构造一个中药经济产业链,从巾药材培育直至中药流通环节。即构建一个涵盖着从原材料的供应商经过开发、加工、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到达用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每一项业务活动的供应链。在.卜游,零售商和生产厂家应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在下游,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组成的各方应相互协调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
3.7进行资产重组,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针对国际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支持企业打破部门、行业和地区的界限,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优化组合,引导现有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走专业分工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培养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促进中药产业的升级。
3.8建立完善的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指一种由人员、设备(计算机)和一定程序构成的处理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的综合系统。它为市场营销决策者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并传递或提供有用、适时和准确的信息,用于制定或修改市场营销计划,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国际订场营销信息系统的建立,本身需坚持系统的原则,即该系统的建立必须要同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机构和营销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以便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国际市场环境。
3.9建立中药产业的国际联盟
竞争必然导致两败俱伤,因此可以绕过竞争,代之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江苏省中药企业可以加强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实施国际战略联盟,如进行知识联盟、营销联盟、战略联盟等,提高各自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双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