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的深化医改实践证明,中医药可以有效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随着医改惠民效果不断放大,中医药亦大有可为。”日前,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在全省中医药工作会上强调,要在深化医改中,抓住五大机遇,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机遇1 政府重视
便民中医馆建设纳入民生实事
吉林省将医药产业列为四大经济产业支柱之一,据统计,2013年中药产值约900亿元,占全省医药总产值的64%。同时,将加强乡镇卫生院便民中医馆建设任务纳入2014年吉林省政府民生实事。
机遇2 医保倾斜
中药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
在医改中,取消药品加成,但不包括中药饮片。同时在新农合政策中,鼓励参合患者使用中药,参合患者使用中药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在乡镇一级卫生院原来报销85%,现在可报销90%。今年,吉林省将着重完善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的医保、新农合政策,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机遇3 控制转诊率
县外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
相对于发达省份,吉林省的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经费有限,筹资水平不高。今年人均筹资水平达到410元,共计56亿元。2013年吉林就提出将县外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县外转诊率降低,就诊量增加。该省今年提出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探索完善中医药服务补偿机制、符合中医医院特点的绩效评价机制和人事酬薪制度将有的放矢。
机遇4 提升能力
中医药服务覆盖每个县(市)
吉林省政府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纳入今年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今年,加大对县级中医医院资金投入、完善补偿机制,提升其中医药及综合服务能力;将中医院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每个县(市)要确保一所公立中医院承担区域内的中医药服务功能。
机遇5 同步医改
21个县(市)医疗机构参与
吉林是全国唯一把县级中医院纳入县级医院改革中的省份,今年将有21个县(市)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中医医院一并纳入试点,总体部署,同步实施。探索改革中医药补偿机制,落实和完善政府对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合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在医保支付政策中鼓励使用中医药。
遵循中医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加强中医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服务功能,提升中医药辨证论治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