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人体出汗增多,能量消耗加大,故正是减肥瘦身的大好时机。除可通过节食、运动、1:1服西药达到目的外,还可通过口服中药奏效。使用中药副作用少,疗效持久,费用低廉,堪称“绿色减肥法”。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夏日中药减肥组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阴虚胃热型
中医学认为,阴虚胃热型肥胖主要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甜腻厚味,以及辛辣之品而引起。症见平素狼吞虎咽,但仍觉腹中空虚,肥胖不堪,怕热多汗,动则喊累,双颧潮红,手足心热,或午后低热,舌红少苔或苔黄,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和胃健脾。
处方用药: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2克,香薷l2克,紫苏l2克,辛夷12克,葛根15克,厚朴12克,淡豆豉l2克,鳖甲20克(打碎、先煎),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银柴胡12克,白薇12克,细辛3克,甘草6克。本方出自《宣明论方》,具有攻下、解表、清热、健脾和胃的功效。
二、脾虚湿阻型
中医学认为,脾虚湿阻型肥胖主要是在饮食不节的基础上出现胃热。胃热虽可消化吸收更多食物,但若进食后活动不足,热不能发散,即会伤及脾。脾胃运化失司,使湿滞痰浊积聚体内,形成浊脂肥胖。症见肥胖无力,头晕目眩,动则汗出,头身困重,腹胀便溏,舌苔白厚腻,脉濡迟。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祛湿化痰。
处方用药:防己黄芪汤加减:防己12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黄柏12克,黄芩12克,远志12克,大枣4枚,苍术12克,佩兰12克,砂仁12克,薏苡仁12克,五加皮12克,炙甘草6克。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此证还可酌情选用泽泻汤等煎服。
三、肝郁气滞型
中医学认为,肥胖的发生除与上述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外,还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有关。其中“怒伤肝”,肝伤则郁,郁则气滞,故易怒的肥胖者多为肝郁气滞型。由于气机不畅,肝胆失调,经络不通,湿气积聚,继而形成痰浊,灌注于体表肌肤,形成肥胖。症见肥胖无力,动则喘甚,喘后叹息,情志不畅,胸胁胀痛,郁闷易怒,女子可有月经不调,舌苔黄,脉沉实弦数。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行气祛滞。
处方用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5克,黄芩12克,大黄12克,枳实12克,制半夏12克(打碎),白芍15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6克。本方出自《伤寒论》,具有疏肝解郁,行气祛滞,清热泻实的功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