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备急于金要方》也指出:“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说明妇产科疾病之所以难治,不仅在于女子有不同于男子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而且还在于女子心理变化的复杂。因为女性较男性内向性强,易产生抑郁,女性普遍具有羞涩心理,古人所谓积想在心,隐曲不利。又如一些特殊情况,如未婚先孕、不幸婚姻及被侮辱等都会产生一些特殊心理。从心理特点看,女子偏于感性,不耐情伤,情绪易于波动。‘校注妇人良方)谓女子“郁怒倍于男子”,说明女子更易受情志因素影响。女子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相互滋生.伤于血可影响到气,伤于气可影响到血。<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即情志太过可导致气机失调,最终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生一系列妇产科疾病。
情志失调可导致经、孕、产、乳、杂诸疾,其中与妇产科疾病关系密切的情志因素主要是思、怒、恐。例如若思虑过度损伤脾气,可致气不摄血:冲任不固的一系列妇产科出血性病证。如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闻期出血、崩漏、胎漏、恶露不绝等。若素性抑郁、情志不遂或忿怒伤肝,则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可致月经失调、闭经、异位妊娠、鬼胎、子肿、子晕、胎位不正、难产、缺乳、瘢瘕、不孕等;若肝气郁滞、冲任不畅,“不通则痛”。则可导致一系列妇产科痛症,诸如痛经、经行身痛、经行乳房胀痛、妊娠腹痛、产后腹痛、妇人腹痛等;如气郁不达。肝气横逆而上,扰及肺胃二经。可致经行吐衄、恶阻、子悬等;若肝郁日久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则可致前面所提到的一系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若惊恐过度伤肾,肾失闭藏.则冲任不固,可致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阴挺、不孕等。其中尤以崩漏、胎漏、胎动不安为多。
由于情志因素与妇产科疾病有很重要关系,因此治疗妇女疾病时应重视心理治疗,所谓“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对于情志所致妇产科疾病中医除采用药物疗法,如养心安神(代表方如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疏肝解郁(代表方如逍遥散、丹栀逍遥散)、交通心肾(代表方如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等,还采用中医独特的情志疗法,常用情志疗法有“移精变气~情志相胜”等。《素问-移精变气论》目:“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所谓“移精变气”。既是通过转移病人精神意念和注意力来调整紊乱的气机而治疗疾病。如“经期前后诸症”及“经断前后诸症”等,通过引导患者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可减轻甚至消除症状。所谓“情志相胜”.即是以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以治疗这种情志所产生的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喜胜忧”“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恩~悲胜怒”。《素问·保命全形论)日:“一日治神,二日养身.三日知毒为真。四日砭石小火……”,由情志过激导致的疾病,应以“治神”为主,针药其次。对于因情志因素如怒、思、恐等损伤肝、脾、肾而引起的妇产科疾病,只有针对病情.用心理疗法先除去或减轻其病因.然后根据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即《妇人良方》所谓“改易心志,用药扶持”,才能真正做到改善和消除症状,治愈疾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