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医院渊源:1992年,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成立生殖医学门诊部。作为科研与对外服务的窗口,门诊部面世之初即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2001年,门诊部吸收部分社会资金,正式扩建为博康生殖医学医院。 2007年,在混乱的医疗市场下,上
医院渊源:1992年,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成立生殖医学门诊部。作为科研与对外服务的窗口,门诊部面世之初即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2001年,门诊部吸收部分社会资金,正式扩建为博康生殖医学医院。 2007年,在混乱的医疗市场下,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出巨资收购上海博康生殖医学医院,成功将
医院改型为非盈利性专科医院.重新树立了
博康医院的新的办院宗旨;始终
以技术为主导,以
治病救人为首要任务。
执业理念:以科研促临床,论技术而发展
诊疗特色:微创
妇科、不孕症、
泌尿外科、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简介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SIPPR)是一家专业从事生殖医学基础、生殖生物学、计划生育药具和生殖流行病研究的科研机构。1978年正式建所,1979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科技合作关系,1983年以来连续被确定为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健康研究合作中心。1998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计生委“共建”,被确定为国家级计划生育科研机构,现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研基地之一。
科研所现有200余名科研人员,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1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医学与生物技术、药物、生殖健康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药理毒理学、生殖健康与
不孕不育等。
如今,在中国政府、WHO、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等的大力支持下,SIPPR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级重点综合研究中心与国际人类生殖健康研究合作中心,承担多项国家重点攻关和国际优先领域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并先后成立了以下国家级机构:卫生部计划生育药物临床药理基地(1987年);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1988年);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1990年);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上海生殖健康研究与发展中心(1994年)。
所内专家每年翻译WHO生殖健康技术年报;编辑出版的中、英文杂志《生殖与避孕》为国家级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
SIPPR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合作,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市最大的无偿引进外资和技术、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共获世界卫生组织600万美元的资助。
SIPPR积极开拓新的合作渠道,广泛开展多边合作。已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美国人口理事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梅隆基金会、美国国家家庭卫生研究院、澳大利亚亨利王子医学研究中心、芬兰欧鲁大学、丹麦阿合斯大学、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
1992年,SIPPR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培训人才和提高研究水平的建议书。已帮助尼泊尔、蒙古、朝鲜、伊朗等国家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研究所已从接受世界卫生组织资助,转向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计划生育科技人员和项目指导。
SIPPR利用对外合作的优势,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先后派出多名科技、管理人员出国进修、考察和出席国际学术交流会,涵盖了社会科学、流行病学、生物医学统计、药物化学、生殖生物学、临床研究与设计、毒理学、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他们归国后,已成为科研和管理的骨干力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