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婴幼儿哭闹、咳嗽、大便干燥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高,腹腔内的小肠、大网膜等,经脐环突出于体表,并在肚脐眼处凸起一个半球形或椭圆形的软囊“小包包”,用手轻轻按压,以及在婴幼儿安静、卧位和入睡时,“小包包”自行消失。这个“小包包”在医学上称为“脐疝”。脐疝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患。发生原因主要是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后,肚脐两侧腹直肌鞘的正中交织纤维发育尚未完成,出现一个薄弱的环,其基部仍为敞开的、直径不超过l厘米的环状结构,称为脐环。
婴幼儿长脐疝后,只要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发育顺利,一般不需医治。随着月龄的增长和肚脐两侧腹直肌的发育健全,脐环随之缩小,95%的脐疝在1岁左右会自行缩小而愈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