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母乳所供给的各种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在9-12个月时可考虑完全将母乳断掉而换用其他奶制品或代乳品。在奶制品或其他代乳品缺乏的地区,可适当延迟至1岁半左右断奶而换用其他食品喂养。如果母亲奶水充足,可多喂一段时间,一般1岁左右断奶。有的母亲母乳虽少,但孩子愿意同时吃牛奶或其他食品,这时也可多吃一段时间母乳。如果母乳少,而孩子又不愿吃奶制品或其他食品的,可提前到6-7个月就断奶。但是无论断奶与否,宝宝从6-7个月时就应开始添加辅食,如蛋黄、鱼、肉、肝、苹果、青菜等。
断母乳与辅食添加应平行进行,不是因为断母乳才开始吃辅食,而是在断母乳前辅食已经吃得很好了,所以断母乳前后辅食添加并没有明显变化,断奶也不该影响宝宝正常的辅食。1岁宝宝全天的饮食安排:一日五餐,早、中、晚三顿正餐,二顿点心,强调平衡膳食和粗细、米面、荤素搭配.以碎、软、烂为原则。
完全断奶后,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断母乳后宝宝吃什么?怎么吃?很多年轻的妈妈断奶后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走进如下饮食误区:
误区一:只吃主食不吃菜。给宝宝添加辅食,有的父母只注重主食,烂饭、面条、各种米粥、面点变着花样给宝宝吃,但辅食如鱼肉、蔬菜、豆制品等就吃得很少甚至不吃;或者是只吃辅食不吃主辅食,这些都违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学原则,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
误区二:用汤泡饭。有的父母认为“吃肉不如喝汤”,觉得汤水的营养丰富,还能使饭变软而容易进食,因此总给宝宝吃汤泡饭。这显然是个误区,首先汤里的营养只有5%~10%,更多的营养还是在肉里,事实是宝宝并没有吃到更多的营养;而且长期用汤泡饭,还会造成胃的负担,可能会使宝宝从小得胃病。
误区三:4个月后未添加米粉。宝宝满4个月后应添加米粉,在4-6个月里逐渐由稀到稠,由流质到糊状到固体食物的过渡过程能锻炼孩子舌头搅拌和吞咽粘稠食物的能力,这对咀嚼功能、下颌骨发育和日后语言发育都有较大帮助。误区四:用水果代替蔬菜。有的父母发现宝宝不爱吃蔬菜,大便干燥,于是就用水果代替蔬菜,以为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的便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用水果代替蔬菜的做法是错误的。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蔬菜中,特别是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可以保证大便的通畅,保证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