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药演义 > 正文
  • 第六十八回 三根七恒为根柢 草原医药有奇招

  • 来源: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07-02-02 15:11:10
  • 核心提示: 太医馆议事大厅,座无虚席。炎帝端坐正中,馆内各首领、医药人士及各分馆馆丞、众药王弟子等,依次而坐。就连大厅门外、院中广场,也都设座,课徒部所有生员、典籍部全体及其他医药人员,均环坐聆听。遵照炎帝安排,继续由拉萨
    太医馆议事大厅,座无虚席。炎帝端坐正中,馆内各首领、医药人士及各分馆馆丞、众药王弟子等,依次而 坐。就连大厅门外、院中广场,也都设座,课徒部所有生员、典籍部全体及其他医药人员,均环坐聆听。遵照炎 帝安排,继续由拉萨讲述昆仑医药之精髓。当他讲完三大因素、七大要素后,接着道:   “在生理方面,昆仑医药也有五脏六腑、气血等内容,但又有其独有观点。昆仑医认为,心脏在胸腔下偏左 位置,心尖朝左下方,是气血之总枢纽。血由肝供给,肝为血之海,血管从心脏发出,四肢血液充盈,充斥气 流,气为血液运行之动力,气血充盈,人体健壮。人体内有黑脉与白脉之分,黑脉又分为跳动之脉和不跳动之 脉,而白脉则是从脑髓中发出之脉,既无血,又无气,呈乳白色细丝状。   昆仑医对疾病之发生,认为有内因与外因二端。内因系三大因素失调;外因则有生活起居不慎和外邪作祟。 内因外因互相关联、互为因果,以三大因素为主导,三者失调,便生疾病。如过用苦药或苦味食物、饥饿暴食、 疲劳、悲伤,便引致‘龙病’;过食辛辣、热、腻食物、烈日曝晒、外力猛击等,可导致‘赤巴病’;而居处潮 湿阴冷、过食寒凉腻润等,则生‘培根病’。   治疗方面,则更为丰富多彩。所用药物,以丸、散、膏、丹、汤为主,更有熏、浴、敷、放血、艾灸、针刺 等法。所用药物,现已知百余种之多。昆仑医药认为,药物性味功效之生成,乃由五源即水、土、火、气、空决 定。具有六味即酸、甘、苦、辣、咸、涩;另有化三味即甘、酸、苦,其具体效用,分八性十七效。八性为重、 涌、凉、钝、锐、轻、糙、热;十七效为温、热、凉、寒、重、轻、稳、动、钝、锐、糙、燥、稀、干、软、 润、柔。药物之性、味、效,系用药之依据。常用药物有森等、蒂达、黑种草子、西红花、牛黄、沉香、槟榔、 阿魏、胡椒、当归、虫草、珍珠、麝香、冰片等。”   拉萨说完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接着在炎帝主持下,由来自各边远地区的贤士,分别介绍当地的医药特 色。   来自漠北大草原的乌兰人巴托,就草原医药加以阐述。他指出:草原的民众,长期以狩猎、游牧为生产、生 活实践,从而产生了具有大漠特色的草原医药。与中原医药一样,草原医药也包括阴阳、五行、脏象、脉络、病 因、辨证等内容。所独具特点者,则是草原医药以三元、七恒为基础核心。   所谓三元,又名三根。草原医药把三元称为维持生命的本源或根本。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三根的有机配 合和协调,使整个生命处于有序的代谢状态。人体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的有机联系,都是三根作用的结果。因 此,三根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用以阐释人体疾病病理、诊查、预防和治疗诸关系。所谓七恒,又称 七素,或称搭米曰。指食物精华、面、肉、脂、骨、髓、精。这是人体构成的基本物质。   关于三元的内容,可谓草原医药之精粹,是指赫易、希日(或希拉)、巴达干三者而言,此三者均由阴阳五 行构成。   赫易,指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之动力,颇类中原医药之“气”。在阴阳属性中,居于中性,助阳则阳盛,助阴 则阴盛。赫易之功能,主管人体之呼吸、肢体活动、五官感觉、二便排泄、血液循环、饮食消化、食物精华之运 送。由于所在部位不同,又分为维命赫易、上行赫易、普行赫易、火般赫易、下清赫易五种,赫易具有强、浮、 凉、细、峻、动六种特性。因此凡消瘦、面黄、怕冷、多言、好动、爱歌舞、好吵闹、活泼性格者,称为赫易型 人。此类人与老年人易患赫易病,即风病。其发病多在夏季或早晚。这类人易感寒邪,易受寒冷因素的侵袭而发 病。治疗赫易病,宜用甘酸咸味药物,分别选用十七性中之柔、重、温、脂、和、固六种药性。   希日,相当于中原语之“炎、热、黄”。人之体温、人体各器官的热能、精神活动,都是希日之作用,它在 五行属火,在阴阳中属阳。其功能除主温热外,又能增强胃的消化、振奋精神、壮胆量、生智慧、保持气色。因 分布不同,又有消化希日、变色希日,主成希日,主视希日,显色希日五种。它具有热、重、腻、轻、臭、泻、 湿七种性能。因此,凡易饥渴、汗多、有体臭、面黄、个性强者,即属希日型人。此类人及青壮年易患热病、黄 病等希日病。发病多在秋季、中午或午夜。此类人易感燥热之邪,过分燥热时易于发病。治疗时,根据其腻、 急、温、热、软、臭、燥、泻、湿的特性,分别选用清、缓、寒、凉、重、泻、燥等药物。   巴达干,相当于中原语之“寒性”之义,包括体内营养物质及一切粘性体液,由土水构成而属阴。其功能为 磨碎食物、增加味觉,使饮食易于吸收,输送体液以营养机体、濡养组织器官、生肌长肉、滋润皮肤、滑利关 节、调节胖瘦、保证睡眠、使性情温和。因分布而分为主司、腐碎、尝味、供养、联接五个巴达干。其特性为 寒、重、脂、缓、软、固、粘。凡肥胖、高大、面白、怕冷、嗜睡、性情温和者,为巴达干型人。此类人及小儿 易患寒病,多发于春季、上午或午后,此类人易感潮湿而引起巴达干病。治疗当用润、热、轻、急、涩、动、燥 性药物克制之。   在悠久的生产实践中,草原民众在治病方面,积累下丰富的宝贵经验,归纳后约有:   一、水泉疗法:草原上有不少被认知能保健、治病的地泉。最早时,有一只黄羊被射伤,喝了鄂温克泉水 后,伤愈身健,人们由此得知该泉能治病。之后逐渐发现格根图、呼伦贝、努木尔根、苏尼特、鄂色等泉水,当 地人称之为“阿尔山宝力格”(即甘露泉)。以后更用药物,加入泉水煮沸,蒸、洗人身,发展为“药浴”。   二、马奶疗法:用马奶发酵,制成酸奶饮用,用治大出血晕厥。后又因其“味酸涩,性轻,能升发胃阳,除 气湿痞积,消水肿”,便用其治疗“脾胃疾患、痔疮、小便难涩及诸般肿胀”。   三、瑟博素疗法(皮疗):凡患关节疼者,取现宰羊胃内反刍物(瑟博素),或立剥其皮,趁热或敷或裹于 痛处,数次即可好转。   四、正骨疗法:治疗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时,先挤取死碎骨片,然后用蛇蛋花宝石按压止血、止痛,再用青铜 镜和银按摩,以舒筋活血;   对颅骨、肋骨等凹陷性骨折,则用拔罐提骨法复平,有时也用热沙裹伤肢,以恢复关节功能;   四肢骨折时,用牛皮、兽骨等做成夹板,加兔子毛、羊绒毛、幼小兽皮、鞣草等做压垫固定。   五、震疗法:   1.震脑术:凡脑部受到震动,如从马上摔下头昏时,常用“以震治震”之法:用木棒在头上适度敲几下,稍 事休息即可痊愈。   2.震宫术:凡有跌打史出现腰骶酸痛、大腿放射性疼痛或不孕、痛经属于子宫后屈位者,令其仰卧,腹部热 敷后,用软布条包扎腹部,两足心放一块木板,用锤用力敲打三次,然后膝关节屈曲,从腘窝处用力向上拽三 次;患者取胸膝位,用厚布垫于第五腰椎、骶骨中间、尾骨处、两侧髋关节,顺序各敲三次,然后从髁关节处用 力向上拽三次。震后腹带保留七天,卧床休息,穿平底鞋,二十一天内不得重力劳作。一般三天震一次,二三次 即可。   此外,尚有其他众多疗法,如托努日(灸疗)、嘎拉珠(也叫哈塔古日,即穿刺)、哈努日(放血)、萨莫 ·扫如勒(拔罐穿刺)、井百日胡(罨敷)、牙森西冷·德布特勒格(骨汤浴)、都日和勒格(涂擦疗)、阿森 ·扎萨勒(油脂疗)等等疗法,为草原民众之生殖繁衍、医病疗疾,作出应有贡献。   听到此处,炎帝带头鼓掌,赞道:“奇特疗法令我等耳目一新。接下来,依次请各位高贤继续讲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