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大雪封山困炎帝 四贤才士论天机
来源: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07-02-02 15:11:10
核心提示: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一夜的鹅毛大雪,清晨仍在继续。树,银装素裹。山,厚厚地覆上棉絮绒被。大地,白茫茫与天浑连一体。 炎帝一觉醒来,抬头凝眸,柴扉大门,比昨晚矮了半截。推推家门,被足有尺余的积雪堵着。不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一夜的鹅毛大雪,清晨仍在继续。树,银装素裹。山,厚厚地覆上棉絮
绒被。大地,白茫茫与天浑连一体。
炎帝一觉醒来,抬头凝眸,柴扉大门,比昨晚矮了半截。推推家门,被足有尺余的积雪堵着。不大一会,柴
旺领着病机及三辨,用扫帚、木耒,清除着堆雪。炎帝这才出得门说道:“本王从未见过如此大雪。那么,山上
也一定积雪更厚?”柴旺道:“背风的小山沟、小渠 ,均已填满积雪。”炎帝道:“还能进山吗?”柴旺道:
“连西圪梁也上不成啦。因为雪厚,小路与沟壑难以分别,一不小心,摔在雪坑,爬不上去,救不上来,必死无
疑。”炎帝问:“什么时候方能进山?”柴旺摇摇头道:“立春以后。”炎帝怅惘地叹口气。
等众人把积雪堆成一个个雪丘后,院中又能来回走动。生怕炎帝着凉受冻,柴旺赶紧扶炎帝进门。看看天
色,大雪不停,炎帝寻思:“今日往返运送药材,也已成为泡影。”他心思重重地坐下,“咳,老天真不作
美。”柴旺道:“过几天,通往京都的路,很快便会被行人、车、马踩开。好在多维先生走前,已作周密安排。
今年秋天已大量采得各种药材,只要路一踩通,便能源源不断地运出,请大王不必担心。”听到这些,炎帝忧心
稍安。大家边进早餐,边闲聊着、说笑着。有四位年轻而又能言善辨的才士,厅堂内倒也不感寂寞。
“四位贤契,适才听几位争论自然运动之道,本王听之颇颖。曾读《太始天元玉册》,有‘太虚寥廓’句,
本王殊感费解……”
不等炎帝说完,老大辨象立即道:
“此上古之人,对天体、星球、人类之认识观也。盖星球未分之前,宇宙间皆为一团雾气,混混沌沌,它流
动着、飘浮着,如烟如云如雾,视之可见,触之不得,因而有‘天地氤氲’之说。经过无可计算的年月,这些流
动飘浮之气,互相碰撞磨擦,最后变成一定体积之小珠状物,多少个小球互相吸收碰撞,被较大球体吸附,从而
小者更小或撞碎分裂,大者反而更加扩大,如此经过漫长岁月,大球体更为庞大,便成为宇宙中各个星球。除我
们人类生存的大地——实质是一大星球外,尚有日、月、木、火、土、金、水等七曜星球。此外围绕我们视野周
围的东西南北方,又各有七个较小——实际是离我们较远的星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十八宿’。当然还有更
多的星球,因为人们视力所限,未能看到而已。不管有多少星球,它们的初始,原本都由‘气’变化而生。这种
气,古人称为精气,或为元气。由于它轻软虚松,飘浮不定,又且无边无际,既不知其开始,也不知其范围,故
而古人称为太始,太虚,也叫太空,或称无极。这种渺渺漫漫,不知边缘的博大广阔,就称为寥廓。”
“那么,‘肇基化元’,又当何解?”炎帝听得兴趣一来,觉得解释深刻而有独见,不免又问。辨病听大哥
说完,加紧插口道:
“天体是‘气’运动的产物,宇宙是‘气’形成的的本原,星球是‘气’变化的实体。故而《天元玉册》末
尾有‘气聚而有形,因变以正名’之说,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只是因为运动中的这种气,因聚
合的数量、形式不同,而有不同形体。也正因为这种气的聚合程度的变异,才有不同的名称。可以说,大到各个
星球,小到山川雨雪,乃至动物、植物,也包括万物之灵的人类,统统都是气运动变化的产物。气之最初之所以
能浮游飘动,一者是其体积太小,更主要者,则是它们都以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圆形状态存在,只有圆才能滚动,
众多圆的滚动,便产生了撞击,这便是运动的根源。《天元玉册》中的‘元’,一字多关,它既指事物发生根基
的本源;也包含着原来物质‘气’的成分在内;同时又形象地道出了气运动中单体的特殊形态。肇,最初,开
始;基,根基,基础;化,变化,化生。这一句,道破了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机理。”
炎帝被这滔滔不绝的论说迷住了,他也试解过《天元玉册》的这段话,但与如此精到的理解相比,不免逊
色。因而又问:“‘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则又为何意?”老三辨时早已成竹在胸道:
“万事万物的存在,万事万物的生、长、化、收、藏,其最根本的道理,是物质的存在。首先‘气’是物
质,又是一切物质中最基本的物质。宇宙的存在,说穿了,便是精气或元气的存在。任何事物,不因为气为起
始,不以气为最原本的资助,则不能也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存在。当气的运动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也即我大
哥刚才所说,经过漫长的岁月,气相互运动吸引,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及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等运动产生后,
宇宙的大气便产生了不同组合。这种组合,当然是气在吸引撞击中,由于数量、质量的多少程度,便会使各个小
球体逐渐膨大,滚动于太空。由于同色相感的原理,便在天体中出现了不同的色彩。古人经多方观察,约分五
种,这就是《天元玉册》中的丹、 、苍、素、玄五色。此五色,与我们大地上常见的五种基本元素的色泽相
同,这五种元素,古人或称五材,或称五行。它们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各自特性,颇为独特,
它们互相资生、助长,但又互相制约、 伐。从而使万事万物既运动变化,又协调稳态。可以说《天元玉册》的
五色,就是我们现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所说的五运,就是五行在太空中‘气’运动的五行。只有五
行、五运的气运动,才能保证自然界的有序协调运动。因而自然界有四时寒热的交替,年年如此,由寒转温,由
温转热,由热转凉,由凉转寒,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正是这一‘精气’,以五种姿态的协调运动,才不致炎暑
永存,寒冰永驻。从而使自然之道,生生化化,各安天年。”
洋洋洒洒的论说,弟兄们的独特见解,炎帝愈听愈感到众才士的学识宏博。他眉飞色舞道:“众贤契读古而
不泥,参今而见新,本王今日方悟‘后生可畏’之确凿。然本王今所宏论,拟改‘可畏’为‘可敬’。望各位贤
契再接再厉,更攀高峰!”众人听炎帝称赞,一齐拍手鼓掌。嗣后,炎帝因关心药材之事,便接着问道:“昨所
说《石药录》一书,诚千古壮举,趁此大雪封山之际,本王拟作请益,不知众贤契意下如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