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枸杞佳话千年颂 地骨勇义万古传
来源: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04-07-05 16:56:00
核心提示: 太医馆议事大厅,鸦雀无声。席无虚座,一个个凝神静气,倾听着求协讲演,当炎帝问及枸杞之药后,求协道出了关于枸杞来历之传说。 话说共工扰乱之年,西北甘州地界,有对甘性夫妇。老头表字甘泉,为人勤谨。妇人于半百时生得一
太医馆议事大厅,鸦雀无声。席无虚座,一个个凝神静气,倾听着求协讲演,当炎帝问及枸杞之药后,求协
道出了关于枸杞来历之传说。
话说共工扰乱之年,西北甘州地界,有对甘性夫妇。老头表字甘泉,为人勤谨。妇人于半百时生得一子,夜
梦香果树而得产,生后名唤枸郎。甘泉一家,世居甘凉湖畔之村东头,生活颇也硕盈,甘村西有-樵夫,名唤凉
山。膝下二女,长名桃姬,次名杏姬,这年又生一女取名杞姬。甘泉与凉山自幼通好,故常相往来,及至成人,
友谊更笃。两家频繁往来,亲如兄弟。闻听凉家添人进口,邻里不免前来贺喜,期间有乡邻渔夫,名唤地丹,也
来致庆,席间甘、凉、地三人同饮,甚为投缘。地丹提议,今后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到高兴处,三人歃血为
盟,结为异性兄弟。此后三家,亲密无间。农、樵、渔三事,各有专长,而又能作互补,村人见之,人人称羡。
尤其当三家孩童玩耍时,红火起来,更是热火朝天。地丹有一子,名唤地骨,年长枸郎一岁,他出生时便肤色偏
黑,形体壮实,而枸郎却较为瘦弱。由于大人的交往,导致孩童之亲近,故地骨、枸郎、杞姬三个孩童自幼经常
在一起玩耍,可谓青梅竹马,少小无猜,不知者,以为兄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看看三人均已长大。地骨体格粗隆,面色黝黑,说话时瓮声瓮气;枸郎则精干标致,
面皮白净,谈吐俊雅;杞姬更是如花似玉,婷婷玉立,且聪明伶俐。远近村落,百里难挑。随着年龄的增长,枸
郎暗爱杞姬,杞姬也深爱着枸郎。地骨心中,也深埋喜爱杞姬的心理。
当杞姬十六岁这年的春天,枸郎与地骨来到甘家,邀杞姬外出踏青。三人来到野外,都感心旷神怡,东边游
览、西边逛玩;或追逐嬉戏,或逗笑取乐,玩到累时,便在湖畔歇息。
突然,杞姬眼看着枸郎说:“咱们回家吧,我口渴得很。”枸郎还未回过神来,地骨已自告奋勇说:“杞
妹、枸弟,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湖里取水来。”说着便一溜风似地跑了。荒郊野外,哪有盛水器皿。实心的地
骨,决定返回村庄,取竹筒打水。
这里只留下二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正好互道衷肠。只听杞姬道:
“枸哥,你已长大成人,可从来也没听说给你提亲之事,这是为何?”
“提亲的到是有,可就是看不上眼,那么你呢?”
“我也相同,那你有没有中意的?”
“有!”枸郎答。
“是谁?”杞姬急切而又惶恐地问。
“是个漂亮聪明的女孩。”
“废话,难道能是男孩?你快告我。”
“她很远。”
“什么?在哪?”
“她又很近。”
“哎呀。真啰嗦,什么远呀近的,快说是谁。”
“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杞姬乍听还没什么,再一转弯,她明白了,脸一红,对枸郎说:“枸哥,咱俩真一样,我也是。”自此二人
激动的热泪盈眶,不由得互相凑近,相依相拥。并说定回家后各自向父母说明。正在这时,地骨急毛火性地提着
水罐跑来,一眼看见二人动作,脑袋“嗡”的一声大起来:“咳,晚了,真是榆木疙瘩脑袋,怎么不早走在枸郎
前头,向杞妹表明心迹呢。”想到这里,他拔腿就往回跑,水罐摔破了,也浑不知晓。枸郎和杞姬见了,一齐起
身追赶,但因相隔太远,未能追上而各自回家。
经和两家老人一说,都很同意。两亲家高高兴兴,互送聘礼,并决定明年春节后办理婚事。家人欢喜,邻里
欢喜,就是地骨,由于从小到大情谊,也很欢喜,但爱慕杞姬的心情,却憨厚地埋在心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人们高兴、欢庆之时,突然阴云密布,狂风骤吹。共工手下的一名干
将,与共工狼狈为奸,深得共工信任,因而和共工一样,胡作非为,干尽坏事。他听说甘村杞姬美艳绝伦,便星
夜赶来,踏坏庄稼,扰害村民,跑到甘家,高声喊道:“快把杞姬献出,给本将军作夫人。”甘家二老闻言,磕
头如捣蒜,乞求说:“将军,小女已许他人为妻,望将军开恩。”“不行,赶快献出,否则满门剿斩。”这时枸
郎已听到讯息,迅速赶来,站立当地,斩钉截铁地说:“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作为将军,应该保境安民,可你
却明目张胆,强抢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位将军一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举起狼牙锤,“呜”地
一声照枸郎当头砸下。可怜枸郎,顿时脑浆崩裂,热血横流,当即仆地身亡。杞姬听得声响,知为不妙,跑出来
一看,枸郎已死于墙下,便奋身扑到枸郎身前,大声哭喊着:“枸哥,等等我!”说着一头撞向石墙,可怜娇弱
之姿,顿时花谢香殒。正当此际,地骨也怒气冲冲赶来,见此情景,不由怒发冲冠,随手操起院中杵米用的石
杵,与那恶将军大战起来。几个照面,哪是恶将军的对手,被恶将军一锤打死。随后,恶将军又大打出手,死伤
多人,掳掠一些财物而去。
三个尚未成婚的青年,就此惨遭不测,人们愤怒、人们痛恨、人们怜惜!大家看到三人的遭遇,无不同情落
泪。众人一致商议,把他(她)们三人合埋一墓,葬于湖畔之高坡上。
就在埋葬后的第二年,墓堆上长起了一丛丛的小树,它们摇摆翩翩,十分招人喜爱。到夏末,树上又结出累
累小红果,如珍珠、如宝石,闪闪发亮。一次,一个饥饿贫病的老太太,老眼昏花,昏倒墓旁,醒来后因饥饿而
乱抓乱摸,忽然抓到一把落下的小红果,放入口中,顿感香甜,再吃数把,饥止渴除。老人就睡在墓旁,第二天
起来,眼睛已能看清细碎的小草,而且几年的腰痛腿软也去掉大半。她就在墓旁栖息数日,并以此红果代替饮
食。几天后,她的眼睛完全复明,腰腿也已健如常人,花白的头发渐见转黑,面色已转黄红容润。她很快进村,
把这事告诉人们。人们凭着尝试的心理,实验着这小红果的作用,果然屡用屡效。更有人把这树根煮熬饮服,其
效果与小红果迥然不同。它能治疗人们的骨蒸烦热,虚痨咳嗽。日积月累,这小红果治病奇效的消息,便传遍四
乡八野。人们认为,这小红果,是由枸郎和杞姬变的,因此把小红果叫枸杞。而根则是地骨变的,故把根皮叫作
地骨皮。
讲到此,求协为赞叹这一故事,对枸杞的功效加以概括,随口咏道:
“滋补肝肾甘枸杞,甘平补劳填真髓,
益精明目疗昏暗,腰脊酸痛阳痿起。
求协出于对地骨憨直、勇敢的可爱,咏道:
地骨根皮甘淡寒,归经肺肾疗热喘,
清热凉血退骨蒸,劳热作咳除虚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