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末清初,李时珍的传说就广为流传,顾景星的《李时珍传》中载“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就是一例。清人章学诚也在《李时珍传》中记述了李时珍被称为“医圣”的传说:“时珍殁后,有贡生肖铨得危疾,梦时珍授方用海桐皮治之,果愈。铨遂读其书,精于医理,故医家称时珍为医圣云。”这肖铨,历史上实有其人,《湖北书徵存目》第六册载:“肖铨,字公衡,号樗叟,丁酉岁贡。”各种《蕲州志》也将他的名字列入“名医”之列。这不单纯是李时珍的传说,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这一传说,还知道了李时珍“医圣”的称号,早在“时珍殁后”就在民间流传开了。这也更证实了现在一些人认识上的误区,以为李时珍“医圣”之称号,是源于郭沫若“医中之圣”的题词,进而否认“医圣”称号的权威性。
李时珍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尤其是湖北蕲春及鄂东南的老中医和药农,几乎都能讲出几个李时珍的传说,乃至全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李时珍的故事。它从不同的侧面勾勒出一个尝百草、疗民疾,敢喜敢怒和刚直不阿的医圣、药仙形象。《李时珍得名》就是其中之一。在医圣故里流传着李时珍得名的故事:李时珍快要出世的时候,家里还穷得揭不开锅。这可把身为父亲的李言闻急坏了。他只好早晚替人诊病,腾出白天一些时间去当地的雨湖捕鱼,好换点油盐柴米回来度日。
这一天,李言闻吃了早饭下湖,一网撒开,没鱼;再撒一网,又没鱼。打了半天,连鱼鳞也没捞到一片。接着又连撒几网,网网都是石头。看看太阳偏西,李言闻不由得叹起气来:“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你却来捉弄于我,为么事让我愁上又添愁?”就这一叹,一桩怪事发生了,石头竟开口说出人话来:“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添愁。先生娘子要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这李言闻听了石头的话,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一高兴,就把心里话也抖出来了:“李家几代只有男丁,这回要是添个姑娘就好了。”那石头也答道:“这回你家仍添男丁。既然你想生姑娘,那就在他的名字中取个‘珍’字吧。”李言闻心想,也罢,那就把儿子当作姑娘养。反正大儿叫果珍,二儿子用个“珍”字也好。于是就说:“孩子还未出世,烦劳你石头先生贺喜,就给他取名叫‘石珍’吧。”那石头也高兴地说:“恭贺公子得名,今赐你几网鲜
鱼。”果然,李言闻再撒网时,网网鱼满,这一天捕的鱼比哪一天都多。
李言闻回家后,将在雨湖打鱼的事对夫人张氏说了。张氏把“石”听成了“时”,提笔在纸上写了“时珍”二字。
当天晚上,李言闻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跛脚老头对他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据说那跛脚老头就是八仙中的铁拐李,有人说李时珍好多医术是向铁拐李学来的哩。
再说那块石头,正是雨湖中的湖神,它是专给李时珍送名字来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