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从《老生》看中药采集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15-02-10 19:56:35
  • 核心提示:著名作家贾平凹今年出了新作《老生》,通过4个故事,写出了中国近百年间的变迁。其中,第四个故事是关于陕西南部一个叫“当归村”的村庄,改革开放之后村庄生态的变化过

    著名作家贾平凹今年出了新作《老生》,通过4个故事,写出了中国近百年间的变迁。其中,第四个故事是关于陕西南部一个叫“当归村”的村庄,改革开放之后村庄生态的变化过程。从贾平凹富有乡俗韵味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药材是怎么从采集过度到规模化种植的。“当归村”是秦岭里的一个村庄,世世代代对当地人都以挖当归为生,镇上光专门收购当归的店就有8家。

        后来,随着镇里搞经济,开发金矿,建砖瓦窑,山上机器轰鸣、爆破声不断,河道里淘沙,挖当归不再是村民们唯一的营生。同时,随着环境的被破坏,当归也越来越难挖。主人公戏生和荞荞“分头出去了一下午,没有挖到当归,挖回来了一捆金银花”。两人转了两三天,也没有挖够一篓当归,多亏偶然间找到一棵秦参,才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眼看着“当归村”即将有名无实,当地干部老余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新点子:以发展药材经济再振兴村子。

        老余对周围山坡上的药材品类普查,又对县上甚至市里的药材市场调研,决定不再上山坡上去挖药材,而在村里的耕地上种植当归。种植当归,需要先花一年时间育苗,老余青来县里的育苗专家,并说动戏生首先开始做育苗。苗育好后,到了栽苗时节,高价出售给村民。到了夏天,药地里还要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到了收挖期,以前在山上挖当归时是整条卖的,种植的当归则有了“深加工”,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分为混装归、常行归、通底归、箱归。全村人尝到了种植当归的甜头,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并最开始在村里集中收药,在镇上办了自己的药材店转搞批发。这样,最先开始种植药材的戏生成了镇上的首富、县里的名人。

        如今,在临床应用的中药材里有一半以上都是种植出来的。野生中药材在不断衰减,采挖效率低、获益少,很多以前采药为生的人已经放弃了这一职业,就连山村里的中医师,曾经被称为“草药郎中”的人群,亲手采药的也渐渐稀少了。这种现象是否值得出现在更多作家的笔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