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苏轼钟爱菊荷橘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7-21 09:30:15
  • 核心提示: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如果不是文学和书画的成就盖过了他的医学成就,他应该算是一位医学家。北宋末年根据沈括的《沈氏良方》和《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如果不是文学和书画的成就盖过了他的医学成就,他应该算是一位医学家。北宋末年根据沈括的《沈氏良方》和《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苏沈良方》,却展现了苏轼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不同凡响的才华。

        苏轼一生中多次在他的诗词中咏过菊、荷、橘,而且是佳作纷呈,妙语连珠,有的甚至被传为佳话。但在一首诗或词里同时写这三种植物(亦或中药)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浣溪沙·咏橘》中再一次提到这三种植物(亦或中药):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鉴赏和品读这些美好的诗词之时,我们不难揭秘苏轼心中难以割舍的中医药情结。《苏沈良方》开篇就记菊:菊,黄中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北方随秋之早晚。大略至菊,有微霜乃开,独岭南不然,至冬至乃盛发。岭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独开后,考其理,菊性介,然不与百卉盛衰,须霜降乃发。而岭海常以冬至微霜故也。其天姿高洁如此,宜其通仙灵也,吾在南海,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泛菊作重九。书此为记。

        在《苏沈良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橘的记载:橘皮味苦,柚皮味甘,此误也。柚皮极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柑耳。

        除了菊花外,荷和橘其实可以派生出更多的中药来。光是荷就可以有荷花、莲子、莲蓬、莲子心、荷梗、藕节等入药。橘子也可以派生出陈皮、青皮、橘核、橘络等中药来。谙熟中医药知识的苏轼当然会对这些植物(亦或中药)情有独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