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针灸治要赋——上篇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丁天红 时间:2013-11-14 09:55:00
  • 核心提示:  少商可攻微热、恶寒、无汗之外感;  尺泽主治喘促、高热、头痛之外感。  一切咳嗽、胸满,太渊、中府可取;  所有喘促、喉痹,列缺、尺泽甚攻。  鼻衄取之少商;咳血当寻太渊;  吐血必用尺泽。  中府若见压痛,腹

      少商可攻微热、恶寒、无汗之外感;

      尺泽主治喘促、高热、头痛之外感。

      一切咳嗽、胸满,太渊、中府可取;

      所有喘促、喉痹,列缺、尺泽甚攻。

      鼻衄取之少商;咳血当寻太渊;

      吐血必用尺泽。

      中府若见压痛,腹部疾患当诊。

      咽喉肿痛之发热,合谷为妙;

      消化不良之积食,二间是穴。

      肩臂疼痛、肌肉萎缩,肩髃常用;

      乳病胸痛,偏瘫不用,曲池为要。

      溃疡有二,部位当分;

      若胃之溃疡,中脘压痛可诊;

      倘十二之疡,梁门右侧须验。

      呕吐、久泻、肠痈,必仗足三里之势;

      腹胀、腹泻、泄泻,当行天枢穴无妨。

      牙痛、咽痛,可依内庭;

      痰饮、喘促,还须丰隆。

      头维傍于三里,头痛可止;

      地仓相谐颊车,面瘫即愈。

      月经不调三阴交;

      皮肤瘙痒血海疗。

      隐白,益脾调血而止痛;

      阴陵,止带通利而利尿。

      胃痛、呕吐当取公孙穴;

      痛经、止带必用三阴交。

      少府之功,显于舌疾、心绞痛;

      通里之效,求之少气、心怔忡。

      失眠健忘时,神门可取;

      喉痹抽搐中,后溪堪攻。

      天容住咽喉肿痛于顷刻;

      少泽停晕厥乳少之神速。

      肺俞通肺,一切咳嗽及头面疮疡可泻;

      膈俞利膈,所有呃逆和胁肋胀痛堪攻。

      厥阴俞宽胸能疗乳痈;

      胆俞穴利胆兼清湿热。

      腰背正中痛,针委中勿疑;

      腰椎两侧痛,刺飞扬即愈。

      承山疏筋,疗转筋和横玄;

      委阳利尿,治癃闭于淋漓。

      通天治鼻塞不次迎香;

      申脉疗抽搐需加后溪。

      胎位不正,至阴灸之无误;

      胞衣不下,井穴刺之不疑。

      涌泉治脑胀、头痛、眩晕胜过百会;

      照海疗咽干、口渴、喉痛可比合谷。

      肾虚耳鸣针太溪;

      阳虚不汗补复溜。

      小腹疼痛、针照海靠壮元阳之力;

      足跟痛甚,刺水泉依强筋骨之势。

      脘痛呕逆当针内关;

      口舌糜烂必刺劳宫。

      疟疾针间使宽胸降气;

      晕针取中冲呕恶速愈。

      液门明目,眼干眼涩并治;

      中渚益聪,耳鸣耳聋同施。

      上牙痛取丝竹空;

      口眼歪针翳风穴。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胁肋胀痛之患,外关能平;

      瘰疬之痛、胸胁支满、呕吐便秘诸疾,支沟细寻。

      眼睑下垂之面瘫,阳白穴止;

      双目上视之抽风,头临泣定。

      颈项强直、目眩晕,风池最妙;

      颈项强急、偏头疼,绝骨为佳。

      小腹中坠之腰痛,取足临泣而胜湿;

      下肢痿痹之骨痛,针阳陵泉以泄热。

      一切眼疾病,细寻光明;

      全身瘙痒症,但求风市。

      环跳为半身不遂之要穴;

      肩井乃头痛乳痈之良方。

      太冲、大敦疏肝通经,同治生殖、泌尿系之疾患;

      章门、期门疏肝理气,共疗脾胃、肝胆系之不适。

      泻曲泉可治痛经、尿闭;

      伐太冲能疗崩漏、癫狂。

      七情所伤,任脉一经细寻;

      虚损致病,阴经诸穴可辩。

      中极助阳和阴,疗痛经、阴痒之女性诸疾;

      关元益元温下,治疝气、遗尿等男人多病。

      肾虚喘促之虚,当依气海纳气归根之力;

      痞满胀痛之实,必仗中脘理气和中之功。

      胸痛呕逆、乳痛乳少当泻膻中;

      食难下咽、喉痒咳嗽宜平天突。

      廉泉疗舌强不语、言哑难愈之疾;

      曲骨祛阴痒阴痛、遗精阳痿之苦。

      人中长于醒神开窍;

      百会善治泻火熄风。

      身柱、素廖俱治咳嗽喘急;

      腰阳、长强同疗肠风下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