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唐诗里的养生哲理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王济宪 时间:2013-06-17 14:30:00
  • 核心提示: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囊括了不少名篇佳作和脍炙人口的诗句,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有关养生之道的哲理和经验。虽然时代跨越了一千多年,但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养生经验。
    1.重视卫生保健,反对服用&ldquo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囊括了不少名篇佳作和脍炙人口的诗句,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有关养生之道的哲理和经验。虽然时代跨越了一千多年,但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养生经验。
        1.重视卫生保健,反对服用“仙丹”
        自汉代盛行道教以来,社会上有了炼丹陋习,就连汉武帝也热衷于此道,上当受骗。到了唐王朝建政以后,由于皇帝也信奉道教,炼丹的活动有增无减。服用“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但事与愿违,炼丹的原料多为有毒的汞类无机物,服丹以后不但不能升天成仙,反而导致很多人中毒死亡,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诗人白居易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挺身而出,写诗劝戒。“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之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催君夸药少,终冬不夜棉。或病或暴天,悉不过终年”。
        诗人情真意切的劝告世人不要信奉炼丹,白居易以当时的知名人士为例教育世人。诗中的退之是韩愈,微之是元稹,都是名人,又都是因服用仙丹而早死的。一个活到52岁,一个活到56岁,都是英年早逝。类似的诗篇在唐诗里并不少见。
        2.面对疾病要积极治疗
        白居易40岁时就疾病缠身,特别是患有眼疾,“散乱空中千片雪,朦胧物上一层纱。纵途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其痛苦之情 溢于言表,对于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来说,眼疾的痛苦更是难以想象的。面对疾病,白居易积极治疗,但吃了药效果并不理想。有朋友告诉他有一种手术可以治好,当时在眼部做手术是一件新   的事务,许多人不敢尝试。而他勇于接受手术,终于治好了眼疾。事后他写的“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蓖试刮看”,就是指这件事。
        3.为善最乐。善行养生。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行善积德”“善有善报”的民谚,如果剔除唯心迷信的色彩,好人好报,行善者长寿也是被社会实践和科学结论所证实了的。助人为乐、多举善行必然会引发友爱之情,受到社会的关爱就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舒畅温馨的氛围之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大脑镇静,心理平衡,免疫力增强,缓解焦虑,提高了抗病能力,心理和机体都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这就为健康长寿创造了条件。
        唐诗中有关爱惜生命,仁爱行善的思想也在多篇诗歌中出现,杜甫为了保护生命,曾经“自扫雪中旧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杜牧善劝世人“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像这类怜悯生命,保护生态的情感对诗人来说也是心灵的历练过程。积德行善之人心安乐道,处世从容自然有益健康。
        唐诗的数量多,内容极为丰富,卫生保健的篇幅也很多,深入研究,古为今用,既能提高文学素养.也利于健康长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