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世界上最早的解剖实例

  •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1-04-27 08:21:00
  • 核心提示:  通常以为,欧洲医学界最早对人体进行病理解剖。16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医学界仍沿袭被医学史上称为“猴子解剖学家”的盖仑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医学权威学说,解剖学讲的内容都是以动物为实例,从来没有用人的尸体
      通常以为,欧洲医学界最早对人体进行病理解剖。16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医学界仍沿袭被医学史上称为“猴子解剖学家”的盖仑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医学权威学说,解剖学讲的内容都是以动物为实例,从来没有用人的尸体来证实过盖仑所说的内容。当时,巴黎大学反叛型学生安德烈亚斯·维萨里一次居然从绞刑架上搞到了一具罪犯的整个骨头架子,上面的肌肉几乎被乌鸦吃光,骨头架子掉在地上摔散了。他迅速从地上捡起一块块尸骨,装在口袋里拖回家。然后,用容器把尸骨煮过,刮干净,晾干,漂白,再重新拼组成一具骨头架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人体骨骼标本。后来,维萨里又得到了一具人的尸体,他马上对尸体进行解剖,最终无可辩驳地证明,盖仑从猴子尸体上解剖获得的知识移用到人体上的内容是错误的。因此,维萨里成为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被称为“解剖学之父”。

      不过,世界上最早的病理解剖实例并不在欧洲,而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其死解剖而视之”的记载。而且,我国史籍中最早对人体病理解剖的实际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

      我国正史典籍《南史》第35卷《顾觊之传》,记录了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顾觊之任吏部尚书时,沛郡相县有一个叫唐赐的人,平时嗜酒,一天他到邻村彭家喝酒回家,得了急病,嘴里吐出二十多条虫,且腹痛难忍,请医生诊治服药后,仍不见效。生命垂危之际,再三叮嘱妻子,要她在他去世后剖开腹部,看看肚里究竟有什么东西作怪,唐赐去世后,张氏根据丈夫的遗嘱,对丈夫的尸体进行了解剖。经过对五脏的翻检观察,发现内脏都已糜烂。现代有人推测,这是一例类似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致死的古代病例。

      张氏敢于进行解剖是对封建礼教教义的挑战,她忠实于丈夫,实现了丈夫的遗愿。但当地郡县官府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他们认为妻子对丈夫剖腹,儿子不制止,是违反三纲五常的大逆不道行为。于是,立即拘捕了张氏及其儿子唐副,并呈报刑部。当时刑部虽然有人认为张氏乃遵夫之嘱,与其子本意上并非有心残害唐赐。但是,吏部尚书顾觊之认为,张氏及其子唐副的行为,违反伦理,大逆不道。最后,皇帝下令按照顾觊之的意见处死了张氏母子俩人。

      上述记载,在《宋书》第81卷里也可见。这两部正史典籍,记载了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起病理解剖实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