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唱出中医药的春天

  •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1-04-08 08:01:00
  • 核心提示:  看到三月二十五日《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文化版上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中医校歌诞生记》。掩卷思之,感慨万千。我们中医药人就是要团结奋进,继承创新,共同唱出中医药万紫千红的春天。作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我们南
      看到三月二十五日《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文化版上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中医校歌诞生记》。掩卷思之,感慨万千。我们中医药人就是要团结奋进,继承创新,共同唱出中医药万紫千红的春天。作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我们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中医人)也有自己出色的表现。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歌,是由我们自己作词。南中医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征程里,逐渐形成了南中医人独特的气质、品格和风采。在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大江东去的山川形胜中艰苦创业,在时代社会的变迁里栉风沐雨,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这些努力在精神层面上就凝练成南中医人的共同心声,于是校歌就应运而生了。由苑磬作词,著名作曲家印青先生(《走进新时代》、《天路》的作曲者)谱曲的南中医大校歌,既平实如话,又意蕴深邃;既朗朗上口,又声声入耳。恰似黄钟大吕,大气磅礴,包容寰宇。

      已经唱响了17年的南中医大校歌,是1995年3月为迎接建校40周年而创作的。歌词里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文化特色,如用了杏林、岐黄仁术这样富有专业元素的典故;又有江苏南京地方文化特点,如用了钟山、扬子江这些地域人文标记;还有南中医文化特征,如用了自信敬业的校训,团结奋进、继承创新的校风。“三特”就使学校校歌与众不同,彰显了南中医师生员工的气质、气度和气魄。而“为祖国富强,为人类健康”更表明了我们中医药人为国奉献,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风采。南中医大校歌,既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质,又富有鲜明时代节奏。她旋律优美,催人奋进;铿锵有力,令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南中医大校歌,已经唱响了17载,我们南中医人将和全国、全球的同志、同道、同仁一如既往地唱下去,一直唱出我们中医药万紫千红的春天。

      

      附:南京中医药大学校歌

      钟山脚下、扬子江畔,杏林学子济济一堂。

      青春风华、意气轩昂,满园桃李竞芬芳。

      民族繁衍、福泽四方,五千年医药源远流长。

      团结奋进、继承创新,岐黄仁术共弘扬。

      啊!自信、敬业,为祖国富强,为人类健康。

      啊!自信、敬业,我们努力拼搏、再创辉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