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中医药文化的“心、手、脸”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淑军 时间:2009-07-11 11:19:00
  • 核心提示: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表述中医药文化的一个比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化一般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张其成将其概括为“心、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表述中医药文化的一个比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化一般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张其成将其概括为“心、手、脸”。“心”主理,指中医药文化讲求“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手”要动,指中医药文化的制度、行为、管理;“脸”要美,指中医药文化的环境形象、品牌。“心”是核心,决定着“手”和“脸”层面的文化。

      一个比喻将三者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至。试想,如果只考虑“脸”的外在形象,而没有“心”和“手”打基础,这样的文化必定虚浮浅薄,徒有其表,“形象工程”。如果只强调“手”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而忽略了“心”和“脸”的建设,这样的文化只能算是机器文化,被动地靠外力约束,自身没有动力,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精神风貌。

      “心”的建设才是根基,才是源动力,才是第一位的。只有“心”的理念到位了,“手”动才会中矩,“脸”美才会自然,从而达成三者和谐。此时,“手”的制度和规范就变成一种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律行为,“脸”的外在形象也自然传递出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气质。

      三者的和谐,意味着真正找到了中医的“自我”,中医医院也就真正姓“中”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