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文人与中医药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4-21 10:11:00
  • 核心提示: 古人称医生为“儒医”,儒也,读书人也。所以历代文人与中医药关系十分密切。 刘禹锡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但他还是一位通晓医药的大师。平素他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编著《传信方》两

            古人称医生为“儒医”,儒也,读书人也。所以历代文人与中医药关系十分密切。

            刘禹锡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但他还是一位通晓医药的大师。平素他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编著《传信方》两卷,流传甚广。当时《传信方》不仅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在国外广泛流传,如日本的《医心方》、朝鲜的《东医宝鉴》,都收录了《传信方》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自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的诗歌涉及多方面。多领域,仅涉及祖国中医中药学内容就达100多首。他曾多种疾病缠身,自己探索医治,诸病全治好,仍然活到74岁,在那时算得上长寿之人了。当时盛行服丹药以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变神成仙的风气,可自居易列举了许多著名人氏服丹药中毒的事件,用诗的形式抨击了丹药之罪,宣传丹药对人体危害,以诫后人。

            苏轼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坛魁首,他不但对文学、诗、词、赋和书法精通,而且在中医药学、养生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平时收集中医药方,编为《苏学士方》。后来人把苏轼收集的医方、药方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至今犹存。由于苏轼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有些人见他开处方,就备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优质纸张,佯装生病来请他诊治,盼得墨迹。苏轼明知他们无病求医,却从不拒绝,利用开处方宣传医药卫生常识。

            徐定超清光绪进士,是我国近代史中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医学家。他所编的中医讲义多种,现存有《内经注》、《灵枢·素问讲义》、《伤寒论讲义》等。《伤寒论讲义》集历代名家之精华,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浅出,独出心裁,是一部很有参考和研究价值的中医学著作。

            蒲松龄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他还精通中医药。他撰写了《药崇全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医学科普著作。《草木传》一书中,他根据中药的性味、功效特点,运用生、丑、旦、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义,将药物人格化,情节故事化,把中药搬上戏剧舞台。

            曹雪芹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他描写林黛玉幼时即“怯弱不胜”、“有不足之症”,医生诊断为“气弱血亏”。曹雪芹借宝钗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治疗应以“平肝养胃为安”,所用药物首推逍遥散。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地、煨姜、薄荷组成,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调经等功效。用此方治黛玉之病,十分合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