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古代中医诊脉传奇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4-02 10:29:00
  • 核心提示: 在我国古代,太医为皇后或皇帝的嫔妃们看病需要把脉时,医生的手不能接触女病人的手腕脉搏处,只能“悬丝诊脉”。什么是“悬丝诊脉”呢?就是将一根丝线系在女病人手腕的脉搏处,丝线牵出房外,医

            在我国古代,太医为皇后或皇帝的嫔妃们看病需要把脉时,医生的手不能接触女病人的手腕脉搏处,只能“悬丝诊脉”。什么是“悬丝诊脉”呢?就是将一根丝线系在女病人手腕的脉搏处,丝线牵出房外,医生通过按丝线的另一端诊察病情。

            一次,唐朝名医孙思邈入宫为长孙皇后看病,只能在房外悬丝诊脉。太监有意测试孙思邈的诊技,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思邈一一识破,最后太监才将丝线拴在皇后的手腕上,孙思邈通过悬丝诊脉,诊出皇后是滞产,开了一剂活血理气药,皇后服后顺利分娩生下皇子。唐皇闻讯十分高兴,下旨赐给孙思邈金牌一面,良马一匹,黄金千两,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欢送孙思邈,同时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事后,中医同行们问孙思邈悬丝诊脉的奥妙,孙思邈笑而不答。

            传说有一位御医也曾被皇帝传召人宫为女性看病。御医心想,不知房内是哪一位后妃,先讨个吉利再说,于是在悬丝上诊了一会“脉”后,说:“启奏万岁,是喜脉。”皇帝命太监带御医去看,悬丝的另一头竞系在一只凳脚上,原来这是皇帝想试试御医的本领。御医看后大吃一惊,险些晕倒,因为欺骗皇上是犯死罪的!但他不愧是个久见世面的老御医,定了一下神后,搬起凳子细细察看了一遍,然后说,如能劈开凳脚便知究竟。皇帝命太监用利斧劈开凳脚,只见蛀洞内有小虫在蠕动,御医跪下奏说:“万岁请看,此乃木之孕也,所以见喜脉。”皇帝认可。额头直冒冷汗的御医总算应付过去了。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默先生,曾为清朝皇宫女眷们看过病。施先生说,“悬丝诊脉”亦真亦假。“真”是说真有这回事;“假”是说这纯属一种形式。旧时,娘娘、公主们生病,总有贴身太监向医生介绍病情,御医也总是详细地向太监询问病人的各种情况,如饮食、大小便、舌苔、症状等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御医们常给太监送礼。得到这些贴身的情报后,御医也就胸有成竹了。“悬丝诊脉”时,医生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对皇室的尊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斟字酌句,准备应付提问,以免因说错话或用药不慎而惹祸。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内,保存着一张陈御医为慈禧太后悬丝诊脉的照片。据说,那时慈禧太后患病,陈御医在既看不到她的神色,又不敢询问的情况下,隔着帷帐在丝线上把脉后,小心翼翼地开了3付消食健脾药方。慈禧服后果然奏效,并赐给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       

      过了许多年,陈御医离开京城隐居民间后才说出当时的真情,原来当他知道要入宫为慈禧看病时,便用重金贿赂了有关太监和宫女,获知慈禧的病是食螺肉引起消化不良,于是才拟出这条对症的药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