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病无良药 自解自乐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温长路 时间:2008-08-26 08:19:56
  • 核心提示:  俗语本义 对于疾病的治疗并没有特殊的药物,最重要的是病人自己能够想得开,能自己说服自己,正确对待疾病。  流行示例 明·徐野君《春波影》载:“自古道:‘病无良药,自解自乐。’你诗又绝情,画又绝妙,何不消遣些儿。”

      俗语本义  对于疾病的治疗并没有特殊的药物,最重要的是病人自己能够想得开,能自己说服自己,正确对待疾病。

      流行示例  明·徐野君《春波影》载:“自古道:‘病无良药,自解自乐。’你诗又绝情,画又绝妙,何不消遣些儿。”

      医学意义  药物治疗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以药防病、以药减灾、以药治病,都是中医得心应手的法宝。事实上,药物的功能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有科学家指出,50%的疾病不用药也能好,2/3的肠道疾病可以不用抗生素。有许多病是人心里想出来的,有不少人是被疾病吓死的。北京市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说,在该市综合门诊就诊的病人中,有70%~80%的人存在着心理因素,有65%~95%的病种与精神压力有关。在校大学生中,有近3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中学生中也有约1/3的人有心理问题。心理因素还可以成为致癌的诱因,美国一学者对8000名癌症患者的调查显示,他们中50%以上的人在发病的半年前有过强烈的精神刺激或严重的心理伤害。对于心理疗法的运用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就是自治和他治。自治就是自己劝自己,用恰当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药物,能够做到“自解自乐”;他治法包括找朋友、亲人倾诉自己心中的病根,以求通过他人的启蒙、开导、解释、劝慰、指导,疏泄和诱导而解开自己思想上的疙瘩。《大藏经》中有“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的话,强调了“无邪”、“宽”、“和”、“平”、“静”、“定”等良好心境在健康中的作用,至今读来仍有积极的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