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我国古代医生的别称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03-14 09:45:21
  • 核心提示:  疾医: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医师:首见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太常:医官名,秦置奉常。公元前2世纪中期,汉景帝改称太常。西汉时设太常、少府官职,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于少府的在宫廷里治病。  太

      疾医: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医师:首见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太常:医官名,秦置奉常。公元前2世纪中期,汉景帝改称太常。西汉时设太常、少府官职,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于少府的在宫廷里治病。

      太医令:东汉曹魏时设置,隋唐改称太医署令。此系掌管医疗机构的职官。

      太医博士:北魏置太医博士以教弟子。

      药医师: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诸药、调和制剂等。

      医生:此称呼始于唐代。

      医士:此名首见于北宋。

      郎中:始于宋代,皆称医生为郎中。

      大夫:始于宋代,今北方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院使:隋唐设有太医署,宋有医官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主要为宫廷服务。御医,即皇帝内廷的医生。(赵永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