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汴梁清明百草香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金林 时间:2007-10-18 10:00:45
  • 核心提示:  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可说是传世珍宝,他运用写实手法向我们再现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开封城内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图中就有几处药铺,有的供应“刘家上色沉檀香”,有的专售“本堂法制应症煎剂”,
        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可说是传世珍宝,他运用写实手法向我们再现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开封城内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图中就有几处药铺,有的供应“刘家上色沉檀香”,有的专售“本堂法制应症煎剂”,生意十分兴隆,从中可窥宋代药业兴盛之一斑。
      据专门记述开封民俗趣事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那时开封城里有一条“马行街”,可以说是药店一条街了。因为药铺聚集,要想在这里站住脚,并能扩大经营,就非得有些特色不可。“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系旧封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这些药铺的命名都十分通俗,经营种类也很多,可见,当时开封的百姓购药十分方便。
      南宋迁都杭州后,药业的繁华也带到江南。记述临安(即杭州)民间风情的《梦梁录》中就介绍了许多当时杭州药店的情况,杭州的药业不仅继承了开封药铺重视特色的传统,在经营方法上又有新的发展。在杭州太庙的前面,就有一家“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主要是经营小儿科常用药的。这位陈妈妈颇通经营之道,她在卖儿科药的同时,兼卖小孩爱玩的泥面具,因为家长最疼病中的孩子,总是想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在买药时少不了顺便买上几个泥面具带回去,既用药物治疗小孩身体上的病,同时,造型各异的泥面具又逗开了小孩的笑脸,精神的欢愉,更有利于病症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陈家药铺的买卖也就越做越火了。现在,不少儿童医院都兼卖小儿玩具和图书,就颇有陈妈妈药铺的遗风。
      南宋杭州的药店,在药店的命名上更是下功夫,一改开封城时多用人名为药铺取号的做法。有一家药铺取名“双葫芦眼药铺”,不仅使用了中医悬壶行医卖药的典故,同时又用双葫芦象征人的双眼,可谓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除药铺集中的药市街外,杭州城也有分布于各个大街小巷的药店,百姓购药十分便利。即使到了元代,这种药店的格局依然存在,所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到杭州时,面对满街形形色色的药铺,对中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谈到了许多关于中医药的事情,将中医药的知识传向了西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