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一定文化背景表现于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和与其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出的集体人格的体现,是民族文化中的亮点。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出不同的节日。因此,除了共有的人文性特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一定文化背景表现于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和与其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出的集体人格的体现,是民族文化中的亮点。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出不同的节日。因此,除了共有的人文性特点外,节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也就是说,世界上各个民族的节日所反映出的文化理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是不尽相同的。
我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是每个月份都有的,基本上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性特点:一是节日出现在每月的月份与日数重叠的时间,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天贶节、七月七的乞巧节、九月九的重阳节,一年12个月中竟然占了7个,这显然是受到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的结果。二是出现在每月的朔、望日时间,如朔日正月初一的春节、十月一日的祭祖节,望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一年24个朔、望日中占了6个。三是出现在与夏历节气(二十四节)相重合的时间,如立春的鞭牛节、惊蛰的挑菜节、冬至的释菜节,以及本身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清明节、端午节等。四是出现在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相关的时间,如春节与造世主女娲,寒食节与忠臣介子推,端午节与民族英雄屈原等。有人说,节日是人们根据气候特点,利用农时巧妙安排生息、总结经验、阶段性改善生活质量和动员生产高潮的科学设计,此说的确是颇具道理的。
健康长寿始终是人类的最基本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提升的主要特征。作为反映社会、文化面貌窗口的传统节日,与健康长寿问题的关联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如果我们在研究传统节日的本质时忽略了这一点,节日生命力的锐减就在所难免了。通观近代对传统节日的研究,社会学家们大都注重的是它们的社会学意义,自然科学家们也只注意到了其中与健康长寿相关的表层现象,而真正把它们有机地视为一事、连为一体者可谓为数寥寥。这种节日文化理念的断层、蜕化、萎缩,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文化的内涵和深度,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亟待用广角的视野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梳理。特别要指出的是,传统节日中包含着的与人类健康长寿相关的不少话题中所显示的,都是以人类生命学为基础的高起点。客观认识它,不需要丝毫的牵强附会;科学阐释它,才是我们的良心和使命。
关于健康长寿的范畴,只言片语是难以交代清楚的,但基本是与人的生、长、壮、老、已脱不了干系的,其反映于生活方式的无非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而已。传统节日中所表现的,大量的正是这些世俗的现实生活的内容。
民以食为本,饮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是受到鼓励而不断发展的,并且日趋显示出第一紧要的位置。以各种美味佳肴大聚会的春节为例,荤的、素的,腥的、膻的,辛的、辣的,甜的、咸的,生的、熟的,热的、凉的,也许第一餐还食欲大开,前几道菜还尝到香甜,再继续吃下去,不但口感变了,胃口大败,而且胃肠也出现了厌烦,拒绝接受。以节俭为美德的中国老百姓,又不忍心将用辛苦钱买来的食品白白扔掉,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起劲吃。顿顿剩饭顿顿热,且不说一些食物由于超期存放和反复加热产生的腐败变质和毒素现象有可能对机体健康造成危害,就是上好的鸡鸭鱼肉采取连续进攻的方法也足以让人望食兴叹了。可曾想,其中有多少健康要领需要揭示,有多少健康误区需要走出,又需要多少起码的健康指导呢?
游乐是节日的主旋律,由其派生出的娱乐文化、礼品文化,乃至对民间体育和人们健身运动的促进是功不可没的。如何玩出愉悦心情,乐出健康情绪,游出安全、适度,行出健康、长寿,越来越成为大众节日中值得探讨的话题。仍以春节为例,除夕夜要守岁,熬夜联系到睡眠的奥密;初一早上要拜年,交际涉及到做人的学问;春节期间要放爆竹,声光中隐藏着可能发生的灾患;许多地区都唱年戏,娱乐中也编织着长寿的密码。还有元宵节猜灯谜,要动脑筋;花朝节祭花神,是倡绿化;清明节放风筝,有利眼睛保护;端午节赛龙舟,能够强健体魄;中秋节赏桂花,享受自然;重阳节登高处,颐养阳气……随着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劳动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通过间断性的节日调节,把人们从日常繁忙的事物中暂时解脱出来,专心吃吃、玩玩、动动、睡睡、聊聊天,松弛一下过分紧张的神经,对调节工作与休息的关系、促进机体的健康不无益处,有关节日中休闲、娱乐、体育、文化与健康关系的文章太大了!
传统节俗中反映出的春季祈生殖、夏季驱疫虫、秋季庆丰收、冬季慎收藏的观点,有不少是直接与防病治病相关的内容,如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天贶节晒衣、晒书等节俗中表现出的家居卫生观;节日期间喝屠苏酒、菖蒲酒,插艾叶、茱萸,戴香囊,灭鼠等活动中表现出的季节性防疫措施;踏青、舞龙、荡秋千、剃头、赠鞋等节俗中体现出的养生行为,都是祖先们世代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都与医学科学的形成、进步有着斩不断的瓜葛。可以说,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本多姿多彩的健康经,过一次节日都是一次健康知识的大演练。
历史是滚动式向前发展的,万物都是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变化的。民俗、节日也不例外,节日内涵和节俗的流变,势必使节日中的健康话题跟着发生改变,现在节日中表现出的山吃海喝、野游狂乐倾向带来的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不少人对节日中的健康问题表现出迷盲和困惑。因此,研究节日中的健康科学,解决节日健康中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既成为科学工作者迫切的任务,也将成为医药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