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医学术发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汉平 时间:2007-05-12 10:12:11
  • 核心提示:中医药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因而要锤炼一个“像的”、“正宗”的中医决非易事。因为既要把中医学术中的“形而下”(硬件)学到,又要掌握其“形而上”(软件)内容,并在临诊中有机地结合运用,其难度是可
    中医药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因而要锤炼一个“像的”、“正宗”的中医决非易事。因为既要把中医学术中的“形而下”(硬件)学到,又要掌握其“形而上”(软件)内容,并在临诊中有机地结合运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所谓“形而下”者指受限于具体形态的器具、技能等操作层次的东西,相对而言,只要下功夫,这是较易掌握的。“形而上”是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包括诊治理念和规律、临床思维的智慧,以及阅历、见解、悟性、学养、操守等。“软”(形而上)的往往比“硬”(形而下)的更难获得,但其效益更久远,见功夫于细微之处。
      中医学术精华不仅是“看得见”、可背诵记忆而获取的知识技艺,更是蕴藏在中医传统之中并由中华文化支撑的理念等“看不见”的东西。正是此两者的综合,构造了优秀中医人既能满足职业要求,又适应学科发展长远需要的本领。把握这些“软”的“看不见”的东西,不仅需要勤奋,反复地从错综复杂的临床现象中体验中医诊疗的本质,并揣摩两者内在的联系,更要求在悟性、人格和文化熏陶的基础上潜移默化。
      联系中医发展的现状,可以观察到在继承问题上不同的文化取向:一是类似于“学生必须相信老师,对教科书上的东西不能置疑,古训不可悖,权威不能怠,已有的科学定律不能改”等唯古唯书、迷信权威、崇尚模仿的理念;二是致力于探未知,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不高山仰止,总是设想超越。在这里,前者会导致习惯于承袭思维,满足于仿效前(古)人,从而妨碍创新思维的开发,延缓中医药学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而后者是先进的文化,鼓励创造,遵循中医发展基本规律,继承而不泥古,思索而不唯书,尊重权威又不失创新锐气,利用规律并致力于发现新的科学规律,必将引领中医学术不断推陈出新。
      中医学术的发展,虽需要科技的支撑,但也离不开人文精神和修养的滋养。只有创新,中医药学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永久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中国能够影响世界的因素之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