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文人笔下的中草药

  • 来源: 《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7-04-14 11:59:18
  • 核心提示: 一、记事 说的是知识分子考不取功名,便潜心医道,终成大器者不少见,故而有。自古医者多文采”之说。有志者还常常以药用花卉如春兰秋菊、迎春连翘、牡丹芍药、木瓜桃李人诗,赞花赏果的同时,还自诩示人。 专门用中

     一、记事

     说的是知识分子考不取功名,便潜心医道,终成大器者不少见,故而有。自古医者多文采”之说。有志者还常常以药用花卉如春兰秋菊、迎春连翘、牡丹芍药、木瓜桃李人诗,赞花赏果的同时,还自诩示人。    

        专门用中草药名记事别有趣味。古人孙叔顺写的套曲《粉蝶儿·迎仙客》云:“行过芍药圃、菊花篱、沉香亭,情意何太急。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香里,待黄昏不想当归,尚有百部徘徊意”。曲词中借用芍药、菊花、沉香、停立(葶苈子)、从容(肉苁蓉)、当归、百部等七味中药,把一个丽人的思念,留连忘返的情态勾勒得活灵活现,没有丝毫斧凿之裹。

        更有趣的则是以药帖求偶的故事。据传,中唐王维赶考羁留京城,因病去药铺买药,见抓药少女美貌聪颖,顿生爱慕之心,有意结识,便欲试之,挥笔开出一贴处方:“宴罢客何为?金甲壮士醉。出征行万里,黑夜金不迷;百年紫貂裘,艳阳牡丹妹;八月药吐蕊.蝴蝶穿药飞”。他边递药帖边说:“小姐,请问可有此药否”。姑娘接过一看.原来是用药迷诗考他,略加思索后。便随口答道:“宴罢客当归。雄黄酒壮威,远志在边疆。店中熟地美;百年裘陈皮,芍药牡丹妹;桂枝秋花芳,香附蝶双飞”。少女将八味中药全部报出,果然名不虚传。后来王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便去药铺求婚,两人喜结良缘。

        二、诗词

        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书言其。长史学,工文词。着续世说,绎解稗诗”。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体》诗: 

      其一: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

        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

        其二:

        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

        第一首诗中嵌人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等中药,第二诗中嵌入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中药,这些药名,从微观到宏观,勾画了一幅 山村野夫居住茅屋、眼望飞云、耳听泉声、安乐自得的闲逸神情。在这。龙舒国”里。松杉参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麦阡陌,好象世外桃源一样,别赋新意,颇有感染力。

        南宋辛弃疾不仅是位伟大的爱国词人。而且还是一名填制药名词的行家。他的药名词至今仍广为旋传。大约在南宋淳熙十五年时,他用药名写了一首《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萄仲游雨岩·马善医》,词中写道: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

    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这首词里写山、写水、写石、写草、写风、写雨,眼前这些自然景象。都寄托着诗人对往昔坎坷不平道路的情思,抒发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愤懑。词人。病人膏盲”,凄凉难耐。其中用药名本字、谐音字等嵌入的药有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吴萸(吾已)、防风、常山、栀子(知于)、紫草(子草)、海藻(海早)、甘松等,药名与词意,浑然一体。    

        辛弃疾早年就擅长填词,据传。他在新婚之后。便赴前线抗金杀敌。疆场夜深人静。思念之余,便用中药名给妻子写了一首《满庭芳-静夜恩》,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词中共享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柏叶、桂枝、苁蓉、水银、半夏、薄荷、钩藤、常山、宿砂、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个中药名。据说, 妻子接信后,亦以药名回书:

        槟榔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妻叩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信中用了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等中药12种,柔情离绪,托药遥寄,表达了情意绵绵的思夫之情。    

        三、戏剧

        清代著名文字家蒲松龄,以其针贬时弊、抨击黑暗的《聊斋志异)蜚声文坛,他同时又是医学家。以中药名写戏剧而著称。   

        《草木传》是蒲松龄根据中草药的性味、功能等特点,运用“生、旦、丑、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化而成的著作。剧中的“清肺汤”是《医宗金鉴》治疗肺热喘咳的有名方剂。主要由麦冬、天冬、知母、贝母、黄芩、桑皮、桔红、甘草等组成。蒲松龄用“剧中人物”的道白这样介绍道:“那一日在天门冬前麦门冬后摇了摇兜铃。内出两位妇人,一个叫知母,头戴一枝旋复花,搽着一脸天花粉;一个叫贝母,头藏一枝款冬花,搽着一脸元明粉。金莲来求咳嗽药方。黄芩抬头一看,即知头面各般,所有枳实俱是止咳奇药,放下兜铃。汇成一方,便把那热痰喘咳一并治去”。在该尉中,蒲松龄共享了天门冬、麦门冬、马兜铃、知母、旋复花、天花粉、贝母、款冬花、元明粉、金莲花、黄芩、枳实等中药来冶疗肺热咳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