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追忆大师 > 正文
  • 追忆恩师情--凌耀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0-25 10:34:34
  • 核心提示:一、构建中医-肿瘤治疗新理念
    当下,恶性肿瘤在疾病谱中的位置已悄然上升,是人类生命健康又一最重大危害,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痛苦,世人更是谈癌色变。因此,恶

    一、构建中医-肿瘤治疗新理念
        当下,恶性肿瘤在疾病谱中的位置已悄然上升,是人类生命健康又一最重大危害,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痛苦,世人更是谈癌色变。因此,恶性肿瘤的防治问题已经是医学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中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瘤”的出现。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积”  “瘕”~肥气”  “伏梁”等类似于现代医学恶性肿瘤的记载。“癌”则最早见于宋代东轩居士所著《卫济宝书》,现代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已从传统质朴的理论上升为与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相结合,以更全面深入地探讨肿瘤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辨证治疗、预后转归及预防等,并以此来指导抗癌治疗。
        凌老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中医院校及兄弟医院组织学习中医肿瘤学,自编讲义,亲自主讲,并带领吴士延等弟子授课,弥补了当时中医课程体系中肿瘤临床中医治疗不足。凌老家学渊源深厚,擅长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治疗癌症及疑难杂病。经过长期探索,在肿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出版了《中医治癌秘诀》《中医治疗疑难病130例纪实》等两部以肿瘤中医治疗为主的临床研究学术专著。体现了凌老构建新理念的胆识与能力,突幽了中医肿瘤医学的特点,强调了临床实用性。创新性地构建了肿瘤在临床上的论治体系,书中论述了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特点、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及分期治疗等,着重论述了具有中医特点的各种抗癌方法,对我们后辈治学而言相当地难能可贵。
    二、  深化研究理论创新
        凌老十分注重以《内经》为基础的传统理论指导医疗实践,扎根于临床,不断全面地推动中医肿瘤病事业与学术的发展。
        为了征服癌症,多年来全世界医学和科学工作者,大力进行研究,取得空前进步,检测手段曰新月异,如B超、CT、MRI、PTCT等等,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可能把癌症恶魔扼杀于萌芽状态,各种新的治疗技术、药物的使用使疗效不断提高,五年生存率逐渐上升。在这浩浩荡荡的治癌大军中,中医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中医具有整体调治、扶正祛邪、保护机体、改善机体内环境以及副作用小等独特的优势,其疗效常为西医所不及,大有潜力可发掘,为全世界所瞩目,是一支无可替代的生力军。凌老先后收治过数百例癌症患者,以无可置疑的事实告诉世人:从中医“扶正祛邪”原则出发治疗癌症所产生的效果,有时为西医所不及。
        临床所见,几乎全身各个系统、任何脏腑器官都可能生癌,癌的性质、特点、经络来源等是不相同的,真可谓种类繁多,它们各有各的特殊性。中医治癌,独树一帜,那就是凌老经常提醒我们的一句话:首先在万变之中着重找出其不离之“宗”。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之无穷。所谓“宗”,要我们认识一言而蔽之,就是抓住癌症发病机制的共同特点,也就是共性,然后在共性的基础上再结合各个病种和具体患者的特殊性,挈其要领,明辨主次,而成竹于胸。凌老反复明确指出,癌症的共同特点是“局部为实、整体为虚”。“局部为实”是一切肿瘤的共性,癌症之所以不同于良性肿瘤,还有“整体为虚”。  《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凌老在认识癌症共性的同时,从不忽视各种癌症的特殊性,由于癌症发生的脏腑器官组织及其病理生理都不同,如肺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癌、食管癌、骨癌、胃癌、卵巢癌等所出现的症状差异很大。同一病种在不同患者身上有年龄、体质、合并其他疾患等不同,亦有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等差别,即使同一个病人在病理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情况。再如癌肿已否切除、原发、复发、继发、转移、扩散以及放疗、化疗等都会有各自的特殊性,千变万化囊括其中,通过辨证分析,选方用药进行整体调治。对此,凌老在中医洽疗肿瘤方面就有独到见解,整体治疗以“攻、补、调、导”四字为原则。  “攻”局部之实:根据“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的治疗原则,针对气滞、血瘀、痰凝、湿聚、寒结、热毒的病机,采用利气、祛瘀、涤痰、化湿、软坚、散结、温阳、逐寒、清热、解毒等药物,辨证择宜而用;“补”整体之虚:人体抗病的能力称为“正气”,它根源于肾,生化于脾,布敷于肺,目前在癌症治疗中扶正固本首先是益气健脾补肾;  “调”整体阴阳:所谓“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治之法,辨证施治,拨乱反正,使整体阴阳恢复正常的协调和动态平衡,不论何种性能或作用的药物,只要辨证正确,使用适当,都能有助于脏腑经络气血的改善,从而起到提高免疫力和抗癌能力的扶正作用;思想劝“导”:中医一向重视人的心理精神因素,如《内经》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医生既要治病,更要治人。以上四个原则包括局部与整体,攻邪与扶正,心理与病理。但都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的调整有助于局部病变的控制,反过来对局部病变的攻治,也有利于整体的改善。
        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治疗经验木断积累,癌症的治愈率越来越高,生存期也越来越长。中西医结合提高癌症治疗效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人类征服癌症的日子绝不会遥远。
    三、德尚术精无私奉献
        恩师凌耀星教授,医学造诣精深,医术精湛过人,善于发掘继承,锐意改善创新,对患者菩萨心肠,对弟子耐心教导,通过多年跟师学习、耳濡目染、朝夕相处,我们学到了老师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高超的医术以及孜孜不倦为中医事业执着奋斗的精神。
        凌老从不以“名医或御医十六代传人”自居,传道授业,桃李芬芳,其术可弘,其学可铭,其志可敬,时刻奉献着光和热,她始终以“大医仁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立志于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为患者排忧解难。年有新论问世,周为病患祛疾,为医、为师、为人尽显一代风范。
        我们跟随凌老学习、工作的数名弟子、研究生,至今难忘其音容笑貌。她中医学识渊博,《内经》之治犹如庖丁解牛中,诊断医技丰富,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灵巧,临床疗效自然彰显,在我辈心中留下深刻烙印。凌老八十高龄时,仍手不释卷,开口便言中医事业,毫无保留地传授学医体悟和诊疗经验,使得我们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治愈食管癌的验方贡献出来,让医家治疗有了新的方泫。
        凌老不顾高龄,在耄耋之年每周两次门诊、查房、带教,每年至少三次为师生进行专题演讲,还应邀去外出讲学,指导中医工作与学术治验,参与各类中医评审工作。子女弟子们担忧她的身体,劝其多加休息,但她严词拒绝:  “只要我还在,还能去,我就有责任做好每天的中医工作,全力支持,能多做些就多做些。”多么朴素的语句,多么动人的话语,无不渗透出大无畏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忘我精神,是我们弟子后辈学习的垂范。
        无私奉献,关爱后生,处处想着其身边的同志和学生。因此两次与“国医大师”的评选失之交臂,弟子们都深感痛惜,而她却坦然处之,常言:  “我是大花园中的一棵草。你们能把中医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朴实而有力的措词至今萦绕耳边。新闻媒体多次采访,她总是讲:“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功劳归于党的培养,是同道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拜托你们多关心一下中医药,这是国粹,千万不能丢。”
        凌老虽已驾鹤西去,音容笑貌时常在弟子们的脑海中出现,每一个弟子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凌老的精心培育。我们以作为凌氏御医传人为傲,以受过凌老的熏陶为荣,绝不辜负恩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一定会踏着恩师的脚步继续努力学习,披荆斩棘,追拽着中医事业前进、前进、再前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